第九十章 云实验(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那学姐你再休息一会儿,我去实验室看看。”

“好的,注意安全。”

……

穿戴好防护装备,许秋进入A502实验室,走到自己的通风橱旁。

里面有两台油浴锅。

一台是装有反应容器的,还在120摄氏度加热中,正在进行溴代噻吩的封端反应。

这次的氮气球很坚挺,笔直的立着,还有着实心球的大小。

看来涂抹了真空硅脂后,体系的气密性已经足以保持24小时以上了。

反应瓶是两口烧瓶,其中一个瓶口与球形冷凝管连接,另外一个瓶口用橡皮塞塞着。

可以利用针筒从橡皮塞注射药品进去,比如封端采用的两种封端剂均为液体,就可以直接注射。

如果是固体试剂,比如催化剂,则需要用溶剂溶解后,再注射。

当然了,在注射前,要保证注射器中没有空气。

像医院里给人打针那样,先喷点液体出来,把空气排尽。

仔细观察后,许秋发现,反应容器瓶内部有一圈固体物质。

应该是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比较大的时候,在溶液中溶解度下降,导致其析出。

综合判断下来,至少从体系气密性和产物分子量的角度来看,这第二批PBT4T材料的合成反应是比较成功的。

许秋又看向另外一台油浴锅。

这台之前是用来做索氏提取的,提取管内用滤纸包裹的第一批PBT4T材料,已经被陈婉清取走真空烘干了,但是整套仪器还没有拆除。

应该是学姐太忙,没顾上拆,当然也可能是她忘记了。

下面三角烧瓶内溶液的颜色非常深,再次说明第一批材料的分子量偏低。

许秋将三角烧瓶中的溶剂倒入废液桶中,再将装置拆除。

顺便帮学姐的装置也处理好后,他把玻璃仪器均放入超声波清洗仪中清洗。

这次的玻璃仪器不需要先泡碱缸,因为比较干净,而且等第二批材料反应完毕,这套设备还要拿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