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东北新政(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同张汉卿的分析,这绝不是苏俄好心:1917年苏俄布尔什维克党建立的苏维埃政|府,在列宁的建议下,在1918年3月6日与德签订《布雷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这个条约虽然是俄德双方签定的,却大大激怒了苏联国内和国外各种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势力,原因是这个条约让俄国割让了俄国西部大量面积。而列宁判断德国不久后即将失败,所割让的土地失败的德国是无法保有的,最终仍然会落入苏维埃政|府之手,此举仍然引起反对派的不满;另一方面,东方战绩因此条约而转为和平,垂死的德国因此避免了继续两线作战的干扰,能够使原本即将结束的战争又延迟一段时间;此外,对社会主义的恐惧也是造成后来列强干涉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俄国内战争正酣,红色政权能否守住尚自顾不暇,且远东又有日本虎视眈眈,自然乐得做人情。

然而无论如何,在张汉卿的影响下,在近代中国,东北是第一个能够部分收回其关税自主权利的地方,这让张作霖在国内威望大增。

也依托得自关税取得的收入,东北联省自治政|府安然化解过了最困难的第一年的财政赤字及还债危机。过了这个坎,从此之后,随着国库的逐渐充盈,周转过来的政|府财政一年比一年好,还款也就一年比一年容易了。

张作霖入政东北之初,他的盟弟及重要亲信张作相就主张“固守关外,将养生息,训练士兵,扩充实力”为上策。张汉卿更是用后来人的智慧,相继主要负责拟定了东北新政,主要内容在政治、军事、经济三方面的齐头并进,从而产生了《东北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三年计划》、《奉军建军纲要》和在张作霖支持下的《东北人民党建党章程》三个划时代的纲领性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