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接班人(上)(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张作霖痞子意识中常怀着一颗朝不保夕的恐惧,所以他对张汉卿的培养是不遗余力的。特别是做了督军以后,这种想法更加强烈。张汉卿出道后能够顺风顺水做这么多事情,当然绝大多数是他的两世为人的智商,但是不能否认张作霖全力支援的功劳。

从清末历史中走过来的张作霖尽管文化很低却有他自己的认知,正是清廷几代小皇帝使得庞大的帝国一朝崩溃。要保有张家长盛不衰,接班人必须选好且必须及早定下。加上这个时代的人限于生活条件寿命并不长,虽然以张家现在的条件,普通疾病已经不成为大碍,饥饿更不会成为问题,但是张作霖还是决定在他有机会的时候提前给他铺路。

张汉卿想顺利接班,首要条件是接班人必须有自己的团队。这一点,古今中外的例子俯拾即是。李世民能顶着“杀兄弑父”的罪名顺利成为一代英主,关键是有尉迟恭、侯君集、李靖等天策府十八学士的鼎力支持;曹丕能够在曹**后成功逼近汉献帝禅让,靠的还是跟着父亲南征北战培植的亲信华歆及一帮老臣子。

反面的例子也有,明太祖没给建文帝留下几个得力的文臣武将,导致朱棣一起兵,江山就易主了。虽然从理论上讲都是老朱的后代,可是理还是这么个理。自小熟知三国、隋唐演义等的张作霖怎么不明白其中的诀窍呢?

有枪便是草头王。要让张汉卿接班,就得让他掌握军权,要掌握军权就得当兵。可真要张汉卿派去当个大头兵,却是不可能的,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先例可循。你见过历史上哪个太子、阿哥从小兵干起?还不是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亲王、郡王了。这种事,只有在西方的王室贵族中才有可能,比如,英国的哈里王子就被派去阿富汗打仗。

在中国人看来,让子孙从大头兵干起总不是那么一回事,直接派去当高级军官,也不是没有先例。但在奉军那种讲究资历的地方,保险队起家的老人们是不会买张汉卿账的,结果是树立不起威信,和没去一个样。最好的办法是进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