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君子之党(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军人倾向于着眼当下。有不同就有问题,有问题就用行动来解决,眼前问题眼前处理,处理掉就没问题了。总的来说,军事威慑和对抗是他们所习惯的处事方式。

而文官中包含分析师、战略家和外交官。这些人都更加倾向于对国家战略全局进行考虑。他们懂得如何采用外交手段来实现国家目标,保护国家利益。他们更注重大战略,外交艺术。他们可以搁置争议,求同存异。

所以与各地争取武将们的支持与极力招兵买马不同,我认为在重视武力的同时,也要注重文官队伍的建设。

不管是军人还是文官,他们的技能对于国家都很重要,而领袖的任务就是协调两者,保持平衡。而其前提就是集权。只可惜的是,袁大总统的集权,是把权力集中于他一人,这是典型的专制,与皿煮的呼声相距甚远。我不是说专制不好,我只是认为权力过度集中于一人,一旦形势有变,产生的危害更大。

因为人总要死的,就是无敌的英雄,也总有一个永恒的敌人他斗不过,这个敌人叫时间。

没有一个稳定的权力抗衡机制,一旦他败给了时间,就会造成空前的危害。假如他老而昏聩,做了错误的选择而无人敢指出,会给国家带来无穷的灾难;假如他至死不放权力,在权力继承上将会发生不可测的变故,同样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可不是么。老人政治给中国带来的苦难还不够吗?一个**的损失让中国倒退了二十年,张汉卿最崇敬的毛爷爷,不也有钦点接班人控制不住局面的情况?最终还是二代接班人痛定思痛,制定了一个著名的中|央领导人退休制度,这才使中国的政治运作向平衡过度进行。

蔡锷也理解武官揽政的危害,但是由张汉卿如此清晰的分析和总结还是第一次听说。看着张汉卿说得头头是道,他的心中忽然有种万分欣慰的想法。是吾道不孤?还是“江山代有才人出”?还是二者兼以有之?一时也说不清楚。

他有心考校:“那么,汉卿,你认为解决它的办法是什么?”

又来了!张汉卿为此见证了百年,当然有办法。他深吸一口气,思路清晰地说:“建党!把集中的权力交给党来控制!我们的这个党,不是党同伐异的党,而是君子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