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仍是神棍(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小侄认为,对中国最有利的做法,就是加入胜利者一方。只要站队正确,最后作为最胜国的中国至少可以收回一部分被列强控制的利益,并且在外交上得分甚多。不参战和站错队都是不可取的。”张汉卿据史而言,自然侃侃。

蒋百里笑笑说:“这是明眼人都知道的事实,不过究竟如何站队,这就值得好好商榷了。万一判断错误,那可会让中国陷于万劫不复之地啊。”

张汉卿胸有成竹:“现代战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打仗打的是经济,从这一点来判断,英法俄联盟必赢。不说他们本身有上百年的底蕴,就是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就足够支撑得起他们打一场持久的战争了。德国和奥匈帝国虽然看起来强大,但是一旦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他们的弱点就暴露无疑了。

至于小侄为什么会认为这将是一场持久战,蔡世叔和蒋世叔都是举国闻名的兵家,当知道以目前世界军事发展的前沿技术,应该没有一种武器能够攻破以重兵、大炮和机枪层层抵抗的阵地战吧?目前在西线,英法联军固守阵地已经把德军拖入消耗战了,而在东线,俄国漫长的国境线让德军的后勤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英法俄都是举世一流强国,一时一仗的失利并不会动摇国本。退一万步讲,即使德国在陆地上打败了法国,但要想突破现有的国际困局,它的海军力量还远远不是英国的对手,所以德军一定会陷入长期作战的困境,而这正是协约国方面所希望的。

此次战争决定着双方的国运,所以不打至山穷水尽是没有罢休的可能的。而以德奥两国的体量,把他们打残打败,协约国也会伤筋动骨的。这对战后中国能否乘势而起、减少他们加诸于我们头上的压迫很有意义。所以小侄认为,中国不但要加入,而且要快速加入,要加入协约国一方。”

对中国参战的好处,早在战争爆发之初,梁士诒即有所预见。他对袁世凯说:“德奥以小敌大,战之结果,必难悻胜。在我见,正不妨明白对德绝交宣战,将来与和议中取得地位,与国家前途,深有裨补。”在被迫签下二十一条后,袁问陆征祥有什么补救办法,陆回答:“只有参战,到和会时再提出,请各国修改。”

张汉卿的话与陆征祥、梁士诒等中枢智囊的意见竟然不谋而合,并且有理有据,从另一个视角分析出的结果,这就不简单了。蒋百里已经意动,却还想试他一试:“按你所说,中国选择参战。但是我们无论就国力还是军力都远逊于他们,我们的参战只能是一个口号,能起的作用并不大。你认为即使我们战胜了,在战后就会得到应有的好处吗?”

这才是传说中兵家的厉害了!虽然离巴黎和会还有四年时间,蒋百里却从中国军队的实力想到无法左右终战后的局势,因而对中国参战的意义或者说益处抱以怀疑的态度,这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