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由于易帜成了金人的属地,逃难的汉人百姓不计其数。
山东一带的百姓多向江南,江淮一带逃难。
山西和河北的百姓,则过了黄河,涌入了河南。
难民肯定要接受的,汴京城在重建,最最最需要和重要的便是人口的恢复。
汴京由于战乱损失了大量人口。
留下无人认领的房屋,田产不计其数。
河北迁徙过来的百姓,正好可以填补着一漏洞,推动汴京的重建工作。
同时,那些河北而来的百姓还为赵榛带来了更加全面的军事情报。
金兵兵分两路,一路从代州,经由太原,隆德,由东路军新任右副元帅完颜宗辅统领,号称十万。
一路由保州,经由真定,赵州而来,由新任左副元帅完颜娄室统领,也号称十万。
大部分州县都已经望风而降。
但仍有少部分忠于大宋的义士,聚集义军在两河地区抵抗。
规模最大的要数五马山的马扩,赵邦杰,此二人在靖康之难前,都还是是当地的员外地主,家被金人毁了,老婆被金人糟蹋了,孩子被杀了,佃户也被抓了壮丁。
两人一怒之下,散尽家财,招兵买马,在五马山一带组织对抗金兵的游击军。
在刚开始的时候还不成规模。
但等到赵桓的割地令下达之后,两河地区的反金浪潮达到了高潮。
响应马扩和赵邦杰的人,也以指数倍攀升。
不仅如此,两河地区涌现的抗金义军,大大小小几十个。
多的上万人,少的几十几百人也有。
马扩和赵邦杰实力最强,被推举为义军盟主。
这些事情,赵榛刚知道。
因为马扩已经派了使者,来到汴京,和赵榛的宋廷联络,寻找支持。
“马将军不但聚集了抗金义军,并且在上月的时候袭击了金兵北去的车队,救下徐王赵棣,徐王也在五马山中,被大家奉之为主。”
使者直接被请到了朝堂上,足以见得赵榛对这一消息的重视。
但听说马扩不但成立了义军,还救下了一个皇子,赵榛的脸色就颇为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