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欲加之罪(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赵榛也不意外,他一个理科生,搞文字的学问,当然比不上这些有功名的文臣。

十年寒窗不是白读的。

三个年号,一改往日大宋的受型的年号风格,全部攻属性满满。

这就足以见的李纲已经从平胡二字中体会到了赵榛的用意。

但对于投降派来说,根本无法接受。

他们需要的是安安稳稳的小日子,收复失地,开疆扩土什么的对他们来说完全没好处。

“为君者,当以仁政,陛下还应取以祥瑞年号为妥。”吴开权再次出言阻止。

赵榛当做没听见。

“那便是定以镇远。”

三个年号中,

就镇远这名字有点耳熟,熟悉的名字,更容易获得好感。

仔细斟酌了番,便是彻底敲定。

朝会也很快结束。

在众臣准备离开的时候,赵榛专门把李纲留了下来。

其实也没其他的事情,仅仅是赵榛觉得投降派的人有点多,该稍微削弱一番,耳根子清净一点。

“李相,回去后写个奏章,把吴开权给参了。”

“啊?”李纲有点懵逼,他被重新拜相才几天的时间,对于朝廷的内外还没做到完全熟悉。

毫无由头的让他参人?

饶是李纲觉得吴开权很讨厌,也不会平白无故的打小报告吧。

关键还是boss授意让他打小报告,这是什么意思?

“微臣不知吴开权所犯何罪?”

“罪倒也没犯什么。”说起罪的话,那些投降过金人的大臣,一个个都能拿来治罪。

但人数太多,赵榛不可能把投降金人的事情抓着不放,不然人人自危,不利于目前局势的稳定。

所以要给吴开权治罪,应该从其他的方面入手。

“如今金人横行,朝廷上下战和不一,朕欲与金人死战到底,却奈何朝中善变者众,实在掣肘颇多,朕需要李相这般人更多一些,能以家国为先的人多一些,而吴开权这般的人少一些,李相,你应该能明白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