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边的百姓持续遭到着屠戮。
北边赵榛的状况稍微好一些,都是些经常干活的壮丁,有着能够保证逃跑速度的体力,虽然偶有掉队者,但实在是少数罢了。
在他们越过了人类的聚集区,潜入了山区之后,已经可以确定暂时安全的他们,不得不在原地休息。
“陛下,刚才那追过来的金兵在我们入山后就没有再跟过来。”
身旁的乡兵将校稍微有一些军事素质,在进入山区后,便将一些军事情报汇总于赵榛处。
赵榛点头,示意知道了,那些能够追过来的都是金兵哨探,在进入山区后,马不能奔,没有足够战斗力的他们不敢贸然跟来,只得原路返回。
“太上皇问,现在我们去哪?”王硕累的满身大汉,把赵佶安置好后,又来传话。
去哪?
当然是一直向北跑了。
实际上,之所以赵榛要募集敢死队和百姓分头逃跑,一方面的确是想赚足民心,获得登基称帝的政治资本。
另一方面的考虑便是,赵榛绝对,绝对不能继续向东行进了。
再往东走,就是大名府的势力范围。
这个时间节点,赵构那小子已经建立好了元帅府,麾下精兵强将无数。
赵榛无论称帝不称帝,跑到大名府的势力范围内,都成了任赵构宰割的羔羊。
赵构那家伙的阴险程度,要远在两条咸鱼之上。
赵榛想要和赵构对抗,必须寻找自己的支撑力量。
几千不怕死的壮丁还远远不足。
河北有着很多不隶属于赵构的抗金义军,他们有实力,却缺乏名正言顺的政治支撑,赵榛有政治支撑却缺乏军事力量。
只要和他们汇合,各持所需,和这些义军一起狼狈为奸,那么就足够在混乱的靖康年间站稳脚跟。
“过黄河……”
“为什么不去大名府呢?”
赵榛白了王硕一眼,你这是地理课不及格么?大名府在哪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