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元阴和元阳(2 / 3)

国医大师 九鼎八簋 1169 字 2021-03-02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那它们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如果要是同时出现的话应该怎么辩证?”

“这个问题问道点子上了,先说它们的相互关系,肾yīn与肾阳是肾脏生理的两个方面。滋养全身各个脏腑的作用,称为肾yīn;推动全身各个脏腑的活动的作用。称为肾阳。肾yīn虚和肾阳虚是肾脏病理的两个方面,虚而有热为yīn虚,虚而有寒为阳虚。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yīn阳、寒热,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但两者又共居于肾脏之中,是肾精和肾气的具体表现。又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yīn『液』需要依靠阳气的推动,阳气需要yīn『液』为基础。

肾yīn虚和肾阳虚往往相互影响,出现yīn虚及阳或阳虚及yīn的病理现象。我们对肾yīn虚和肾阳虚的症状同时出现的时候,不能平等看待,必须具体分析,看那个方面是病理变化上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以肾yīn虚为主,在治疗上要滋补精、血,使肾yīn充足,肾阳才能振奋。在中医理论上叫做“精能化气”。以肾阳虚为主,在治疗上首先要培补元气。使肾阳得到旺盛,才能促进肾yīn恢复。在中医理论上称为“精血不能速生,元气所当急固”。我们还必须注意,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肾yīn虚和肾阳虚的主要位置会变换,治疗的重点就要相应起变化。

肾和膀胱病的辨证方法。就是指根据肾与膀胱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肾和膀胱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判断肾和膀胱疾病的病机、『性』质及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肾位腰部,左右各一,以三焦分属为下焦部位,其功能主藏精。主生殖,主骨生髓充脑,在体为骨,开窍于耳及二yīn,其华在发,又主水,并有纳气功能,为先天之本。膀胱也位于下焦,具有储『尿』排『尿』作用,经脉与肾相互络属,二者相表里。各种原因导致肾脏功能失调,则可见肾脏、水『液』、骨髓、脑、耳、发、二yīn病变,常见症状有腰膝酸软而痛,耳鸣耳聋,发白早脱,牙齿动摇,阳萎遗精,精少不育,女子经少、经闭以及水肿,二便异常等。膀胱病变则常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闭以及遗『尿』、小便失禁等症状。凡见到以上述症状为主的疾病即可确定为肾或膀胱疾病。肾藏元yīn元阳,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脏腑功能活动之本,一有损伤则诸脏皆病,故肾病多虚证,膀胱病变则多见湿热证。

本法常用于对心悸、不寐、眩晕、耳鸣、耳聋、哮喘、痰饮、虚劳、痿病、腰痛、水肿、泄泻、遗『尿』、『尿』血、『尿』浊、癃闭、劳淋、膏淋、消渴、胎动不安、不孕、不育、五迟、五软、解颅等病的辨证。肾和膀胱病变主要证候有:肾气虚证、肾阳虚证、肾yīn虚证、肾yīn阳两虚证、肾气不固证、肾不纳气证、肾精不足证、肾阳虚水泛证、肾经寒湿证、膀胱湿热证、膀胱虚寒证,应注意相似证候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