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宴请王朗(1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第214章宴请王朗</p>

责任都甩给了袁术,接下来的交流就容易了许多。孙策诚恳邀请王朗帮助自己,后者扭捏没有立刻同意,却也没有反对。</p>

孙策也没为难她,把她送回山阴,然后完成权力的交接。</p>

会稽郡丞跑路了,好在没有把会稽郡的府库里面的钱粮给带走。估计也是担心孙策会去追杀他。不过这也是好事,孙策要当这会稽太守,用的肯定是她的人。</p>

“惟实,要不要当个郡丞?”孙策兴奋的看向朱信,今天开始自己就是太守了。</p>

“我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管政务,这种事情应该交给子布或者子衡来做。”朱信摇头,不说吕范是孙策起家的老人,就说张昭那‘宰相’职业,就应该是内政的一把手。</p>

“子布的确很适合担任郡丞。”孙策笑道,“不管是她的才学,还是‘宰相’职业,都适合作为文官之首……”</p>

“其他人的安排,大概都有底没有?”朱信询问。</p>

“这才刚刚占下会稽,人选方面还没有考虑清楚。”孙策摇了摇头,随即抱住朱信,“我们今晚好好商量一下怎么样?说起来明天才能搬家,但今晚我们得在营中将就一晚。”</p>

作为新任会稽太守,不住在府衙里面有些说不过去。</p>

衙门的前半部分是办公的地方,后半部分是太守的宅子。就和皇宫一样,南宫上朝,或者单独接见某个臣子的地方。北宫则是皇帝的后宫,也就是皇帝的住宅区。</p>

王朗卸任,今天就把私人的东西从衙门里面搬走,其实并不多。大部分的东西都可以重新置办,主要是书籍和贵重品带走就好。</p>

书本身不贵,纸张和印刷术都有了,可上面那些王朗标注的注释和句读,却非常值钱。</p>

寻常百姓咬咬牙可以买下一本书,但要怎么标注句读,怎么释义却找不到人教。</p>

王朗暂时在驿站落脚,搬完东西可能这两天内就会离开,当然也有可能不离开。是否离开,还要看孙策能不能打动她,让她愿意留下来。</p>

“反正在营中生活,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朱信无所谓的说道。</p>

“只是在营中的话,可就没办法‘运动’了哦。”孙策有些纠结。</p>

朱信白了她一眼,怎么在这种事情上,她比自己还要来劲?突然觉得王诚来得的确太是时候,他送的那本书,自己找机会要好好钻研钻研。</p>

“安心把会稽接管好,然后把人心安抚起来。会稽的事情并不少,比如说我们那些不友好的邻居。”朱信敲了敲孙策的脑袋。</p>

会稽郡也好,豫章郡也罢,都有一个非常不友好的邻居:山越。</p>

这个时期‘越人’指的是‘越地范围的百姓’,比如说某个总是自称‘燕人’的家伙,老家涿县原本就是燕地。长江以南大片区域,都属于‘吴越’范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