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 脉络、开棺、将难求(3 / 3)

曌帝双龙传 于奇正 2091 字 2021-03-02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李台话锋一转:“这天下是怎么来的?是秦将军、尉迟将军,你苏将军,还有无数战士们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苏胡等人忍不住热泪盈眶,这时就算让他们立马去死,也是心甘情愿了。

李台上前去扶苏胡:“打这天下,我李台别说没洒过半滴血,连汗都没流过半滴。要说没资格坐的,不是你苏将军,不是在场的各位,而是我啊。”

苏胡哪敢起身,高声叫道:“太子殿下这话,是要折煞吾等啊。”

李台柔声说道:“李台绝无半句虚言。诸位若是看得起我这个小年轻,还请落座,我等畅所欲言共议国事。吾虽打天下时未能尽力,但愿与诸君一起守好这天下,不愧对那些捐躯的英烈在天之灵。”

苏胡等人听得热血沸腾,当即齐声应喏。

就这么短短一番话,人心就全部收拢了。

“诸位,有一件事我在这里先解释一下,”李台话锋又是一转:“孤王本次微服而行,并非不信任你们。”

苏胡等人心中一凛。

说实话,他们心里还真是这么想的。正常情况下,钦差下来都是走正式途径。如果是微服私访,那就多半是已经对当地官员有所疑虑了。

“苏将军,我问你一句话,请问你是否敢说对下面的具体实际情况完全了解?”李台问道。

“末将不敢。”苏胡老实地回答。

“实在!”李台竖起大拇指夸道:“并不是你没去了解,也不一定是下面的官员骗你。而是因为任何人只是在高处看下去,都只是一个角度,而不是看到的全貌。还得自己亲身到最低的地方,眼睛平着看一下周围,这样才能掌握真正的情形。苏将军以为然否?”

“太子英明。”苏胡由衷地答道。

苏胡这么回答,还真的是口服心服。他心里想的是:太子年纪虽轻,但却大有乃父之风。将来必定和圣上一样,成为一代明君。

坐到他们这个位置的人,最重要的不是自己武功多高或者谋略多好,而是如何把握人心。

当今圣上对手下将士,从来都是以诚相待,不搞什么虚的假的。因此大家都真心实意愿意为他卖命。

而现在太子殿下,也是如此坦坦荡荡,什么话都开诚布公说明,令苏胡这些行伍出身的人感动不已。

李台摆了摆手:“扯远了,咱们说正事。苏将军,你说说现在荆州城的修建情况吧。”

苏胡躬身应喏之后,开始介绍起来。

荆州城修建,苏胡可真是上了心的。以前于奇正还在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会去现场查看。最近城墙的进度慢了,虽然去现场少了,但也从来都没停止过关注。

因此李台这么一问,苏胡立即就说了起来。

只是刚才李台那么一番话,把之前下面那些文士帮他准备的官话套话都没说,而是实实在在地说了起来。

听完之后,李台起身长揖说道:“苏将军费心了。”

苏胡又是一阵慌乱的推辞。

李台叹道:“苏将军说的,和我了解的情况基本相符。只是,凡是将军有功之处皆是一笔带过,重点都是在讲不足之处。若我大贞,人人都似苏将军这样,何愁大贞不兴?何愁荆州城修不好?”

这不但是夸奖,更加是对苏胡他们在修建荆州城这件事上定下了基本调子。

苏胡等人开心之余,也暗暗吁出一口长气。

李台继续说道:“苏将军刚才提到,近期的进度迟滞下来了。以将军看来,其关键原因在哪?”

苏胡想了想,一时不知道该从何答起。

李台也不继续卖关子,而是缓缓说道:“就孤王来看,也就是三个字,在于人。”

“在于人?”苏胡喃喃地重复了一句。

“苏将军,据孤王所知,这荆州城修缮一事,总都料本是一名叫于奇正的匠人,没错吧?”李台问道。

“是。”苏胡垂头答道。

“另据孤王所知,这于奇正在曌建中威望极高,是这样吗?”李台继续问道。

“是。”苏胡也不废话。

李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苏将军,你是行军打仗得老手。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个道理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啊。”

苏胡当即明白了过来。

李台虽没明说,但这话的意思还是在责怪苏胡未能把控好关键性人物。

于是当即把于奇正身染重疾,不得不去寻医问药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台听完之后,坐在原地沉思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