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不要小看古人(2 / 3)

配音天王 雅玩居士 1045 字 2021-03-02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所以诗歌的朗诵更要强调和谐流畅的韵律和节奏……”

宁远用心聆听,在自己看来音韵是诗歌富有音乐性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古诗词,必须押韵合辙。

要求每句诗句的末尾或隔一句的句末字都必须落在相同或相近的音节上,十分考验归音技巧,寥寥几个字,必须展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一个好的配音员,或者说一个好的朗读者,必须通过诗句末尾韵脚的串联把在内容上有极***的各行诗构成统一的整体,最大程度从音韵协调上加强结构和形象的完整性……”

“因为诗歌是韵律形成富有音乐性的艺术语言,因情赋声、以声传情,从而达到声情并茂,增强抒情色彩……”

沈教授说完自己的理解后,清清嗓子,展示道:“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宁远暗自点头,不愧是教授,沧桑的声色配上悲凉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凄美之感。

“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

“你们发现没?如果从外在形式看,节奏具体表现在语音的强弱和语言的长短方面。”

“语音的强弱处理有重读和轻读,长短处理有快读和慢读,在具体的朗诵过程中交替地使用并且有规律地、大致整齐地安排就能够构成诗歌的节奏感。”

沈教授分析道:“朗读的时候节拍感要强,五言诗要三断,七言诗要四断。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很多人觉得诗歌不就二三十个字?”

“有什么难的?”

沈教授一字一句正色道:“古有以诗言志的说法,诗人通过诗句来抒发思想感情,而且是在自己最激动、感情最饱满的状态才能酣畅淋漓抒发出来。”

“加上诗歌受篇幅的限制,必须用最简练的语言将最丰富的情感和最深奥的哲理表达出来,你们觉得简单吗?”

“想要表情达意的时候极其鲜明强烈,让字里行间的思想观点热情洋溢。这就要求朗诵者的情感是极其丰富的,需要激情的发动和强烈的感染力。”

沈教授目光巡视全场,身为资深老江湖,最明白象牙塔里所谓天之骄子的毛病在哪里。

眼高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