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熙顿时愣住,有些不安的搓了搓手:“……不至于吧?”
又怒道:“被用刀架在脖子上的可是朕的儿子!林楠那小子连一根头发都没掉呢!朕都不计较了,他还能有什么好说的……是吧?”
李公公看着他不说话——撇开最后那句泄气的“是吧”不提,陛下如果您能不这么怒气冲冲的说话,说不定可信度会稍微高那么一点。
******
到底还是年轻,虽然大夫说的吓人,但不过将养了五六日,林楠就恢复了往日的精气神,此刻河道上的情景也一日好似一日,洪水正渐渐的退去,河道上民夫和军士的抢修技能已经练到满点,便是有什么情况,也快快的就处理了。
这种情景下,林楠的懒病儿又犯了,再不愿去河道上凑热闹,李资也觉得反正有魏将军主持大局,河道上有他没他一个样,索性借口养伤,陪着林楠住在某个知府贡献出来的别院里偷懒。
逍遥住了几日,就有林家的人和李熙派的数十个禁卫一起找了来,目的是接林楠回京,至于李资,将李熙的话翻译成比较浅显的句子,那就是四个字——爱回不回。
从同来的林成口中,林楠才知道,他在修堤的这段日子,发生的事儿,可真不少。
事情要从耶律良才说起。
耶律良才伪装进京,目的自然不是为了浏览大昌风光,而是想亲眼看一看大昌政局,不想入境没多久,就发现大昌多了一样新鲜事物——水泥。水泥这东西的出现,对戎狄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戎狄人原就不善攻城,对大昌坚固的城池很没办法,有了水泥这东西,城池更坚固不说,且前一日好不容易破开的口子,水泥一抹,一晚上就能恢复如故,若把人逼急了,直接用水泥把门一封,我让你撞去,还有用水泥造滚石什么的……总归是麻烦多多。
既然对水泥上了心,少不得要打听打听,于是便知道了林郎的大名,而后在宫里初见,林楠的表现也的确让人惊艳,这才有了数次的巧遇。
会写诗词文章、能发明新事物、能把义成王子的脸打的啪啪作响,这都不算什么,最多说明他有学问,耶律良才最想知道的,是这位林郎,到底只是学问好,还是拥有治世之才呢?于是就了关于“乞丐”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