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有些冷场。
虽然李资将林楠的话圆了些回来,但联诗这等雅事依旧被贬至争强斗狠之列――那现在,是联还是不联?
林楠心里却松了口气,他的话中破绽不少,那些少年中不乏辩才出众的,若反应过来,将他驳的体无完肤也非是不能,所以他才先将辛弃疾的《采桑子》丢出来,将人打懵掉,然后才说他的谬论,果然顺利过关。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听出他话中的破绽,李资便是其一,他的话看似和林楠针锋相对,实则将林楠的言论统统归到“喜好”上去了,林楠也立刻顺着杆子爬了下来,自称“妄言”。这样便是有什么谬误,那也是“个人喜好”之下的“狂妄之言”,让之后反应过来的人想辩也无从开口。
一时间无人说话,李昊轻笑一声道:“今儿的诗想必是联不成了,倒真有些扫兴的很!方才林郎就联诗之事侃侃而谈,想必是甚有心得,林郎不是能开口成诗麽?不如以联诗为题,吟诗一首?”
林楠眨眨眼,关于联诗的诗……或许是有的吧,可是他没背过啊!
口中却轻飘飘道:“好啊,殿下容我十天半个月,待我哪一日得了,便给殿下送来。”
十天半个月,快马加鞭的话,应该来得及让他的才子老爹帮忙诌一首出来吧?
李昊“哈”的笑一声,道:“林郎不是自称能开口成诗的麽?怎的现在联诗不肯,作诗也不行?”
林楠淡淡道:“殿下此言差矣,学生从未说自己能开口成诗,写诗这种事,岂能以速度数量论高下?”
“哦?林郎又有何高见?”
“高见不敢当,只是有感而发罢了。”林楠道:“记得家父教学生作诗时,曾言道,诗才这东西,虚无缥缈,既看天赋才情,更要厚积薄发。有些人,从未以诗才闻名,但情景交融时,却有旷世佳作。”
李昊冷笑道:“是吗?说来听听,本王倒要看看什么样的诗,可称旷世佳作!”
他这句话原是刁难,林楠说的只是林如海训导之言,他却硬要林楠当真拿一篇旷世之作来,正是要林楠出丑,好报复他方才害自己失了脸面之仇。
本以为林楠会无言以对,谁知话音一落,便听林楠低吟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