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二两残躯,铸就万千梦想(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开什么玩笑……</p>

不对!</p>

忽然,杨丽顿时脸色一变,似乎想到了什么,她连忙走到了刚才盛放牛蛙的盘子里,细细的看了起来。</p>

这一眼!</p>

她的眼神顿时变了。</p>

这不对劲儿……</p>

这是用切菜刀能切出来的吗?</p>

各个系统,组织之间的分离,恰如其分!</p>

若是非要说缺点的话,也有,那就是切割手法有些拙劣,刀子不够锋利,粘连度和切割完整率都不够。</p>

但是……终究瑕不掩瑜。</p>

能用菜刀把牛蛙组织分离到这样的水平,十分难得。</p>

这是基于对解剖学有足够认知水平的表现。</p>

厉害。</p>

了不起!</p>

真的是厉害!</p>

不过……</p>

他怎么对牛蛙的生理构造和组织结构如此了解的呢?</p>

这根本不是医学生课本里有的啊?</p>

而且,基础知识是基础知识,实际运用是实际运用!</p>

忽然,杨丽想到了一种能力,她不由得瞳孔一缩。</p>

“理论知识的临床应用!”</p>

也就是临床思维!</p>

这种能力,杨丽十分缺乏,她博士毕业以后,考虑过去临床,但是……几年的临床实践,却忽然发现有一种隔阂!</p>

她明明感觉自己的基础积累很多,可是到了临床以后,却根本无法彻底释放出来。</p>

直到她老师告诉她一点:“这就是临床思维不足的局限。”</p>

“这种临床思维的能力,是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应用的转化度,临床思维越强的人,转化率越高!”</p>

“这种人学习东西以后,转化为临床上越高!”</p>

“这种人,往往都是科研临床两开花的人,理论知识他们很好的用于临床,同理,临床知识也能转化为科研成果,十分厉害!”</p>

为此杨丽也失落了很久,但是……直到后来他发现,这种能力并非自己,其实很多人都不具备,或者说他们的临床思维并非那么优秀。</p>

这也才释怀了,也不去关注了。</p>

而此时,杨丽没想到竟然能在陈恭的身上,看到这样的一种能力!</p>

若是说理论转化度的话……陈恭的临床思维能力,绝对高的吓人!</p>

用导师的话来说,这种人是天生的临床专家,未来的学科带头人。</p>

杨丽看着陈恭,面色复杂。</p>

她忽然觉得是否应该带着陈恭进入科研领域?</p>

对于这种人来说,或许临床才是最适合他的舞台啊!</p>

可他偏偏在科研领域,就已经展现出来令大伯杨广业都震撼的实力和科研思维。</p>

真的是太恐怖了!</p>

这种人,太不正常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