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通天之渔鼓,万物之本真(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严江雪跳下高椅,啪嗒啪嗒的小跑上前,挽住了陆煊的胳膊,拖拽着他兴冲冲的朝门口走去。。</p>

陆煊心头一动,那通天之渔鼓与一页师帖都没入躯壳,投往精神世界,旋即顺着小严拖拽,俩人一并出门而去。</p>

此时临近傍晚,白天的灼热散去了许多,夜风凉爽,吹动道路两旁的树木蔟簇作响,天空中一边是大日西沉,晚霞灿烂,一边是弦月初生,月华似水。</p>

日与月于此片刻间并存。</p>

街上,繁华虽不及以前,但好歹有了人烟,能看见路人或匆匆、或闲适行步,偶尔还能瞧见三两个小孩打打闹闹。</p>

部分跋扈天骄都被震慑,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便也没有人再为祸为乱,若非偶尔还有如大日一般的天人行空而过,几乎要叫人以为又回到了从前。</p>

少年少女并肩走在长街林荫下,悠哉游哉,听晚风呼呼,看日暮与月升,走过人间烟火,走过世俗繁华。</p>

一切都在静沉中默默的美好着。</p>

“小陆。”严江雪忽然开口:“遗迹.要开了吧?”</p>

陆煊默默的点了点头:</p>

“嗯,之前的传言是说六月六,想来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了。”</p>

“会不会有危险呀?”严江雪脆生生的发问。</p>

“肯定是有,但是不能因为会遇见险境,遇见劫难,就顿步不前。”</p>

陆煊一边叙述,一边握着少女温润软糯的小手,看着两侧高楼,万家灯火,星星点点,灿灿烂烂。</p>

他心头忽有所动,脑海中莫名的回想起观看那一副师贴之景,一笔一划,看似平凡,若究其深邃,可见道人行天地归寂之事,剑起剑落,大千化归墟。</p>

普普通通的字迹里能看出终焉之道人,万物中又能否看出其他真本来?</p>

双眼可视有形之物,为何不可视无形之物?</p>

无形无状,便看到不到吗?</p>

若是看不到,自己又如何能从一个个字里看见道人舞剑之景,看见重归于一的地火风水?</p>

目能视有形者,凡俗也。</p>

能视无形者,能观万事万物真本者,真人也。</p>

在小严疑惑的目光中,陆煊顿足,闭目,再睁眼。</p>

万物于眼前被解析,被洞察,被明悟。</p>

眼中之万事,不再流于表面,一眼看去,能瞧见振翅蚊蝇身上的灰尘粒粒,也能看见它小小身体里的一切,至细微处,竟能看见构成蚊蝇的一粒粒渺小细胞。</p>

再细究,居然可以恍惚看见蚊蝇之上,一丝最根本的生命波动,看见它诞生之初,再追溯至蚊蝇始祖的诞生之初,看见丝丝缕缕的道。</p>

虽然只持续了一刹,虽然直观万物、洞察真本让陆煊双眼剧烈疼痛,但他却轻快的笑了起来,做恍然状。</p>

“怎么了?”小严软软发问。</p>

“没事.”陆煊再次闭眼睁眼,眼中那古朴沧桑、洞察一切万物真本之意境消散。</p>

他道:</p>

“人体三百六十五窍,合周天星辰之数,但只有三百六十窍能于躯壳中被洗练成形。”</p>

顿了顿,陆煊继续道:</p>

“我曾以为,剩下那五窍,是体内五脏,五脏还能再次被发掘,事实上似乎也的确如此但我现在又有了新的发现。”</p>

严江雪将小脑袋凑上前,不明觉厉的问道:</p>

“是什么呀?”</p>

轻嗅少女身上的淡淡幽香,陆煊老脸一红,讷讷道:</p>

“人体最后的神秘五窍,可以是五脏,但这应当是下乘之道,也可以是另外五样东西,用来洞悉真本的东西,这应该是中乘或者上乘之道。”</p>

严江雪听的有些迷糊,扑闪着大眼睛:</p>

“你是说,极境之五窍,其实是不固定的么?”</p>

“嗯。”</p>

“为什么这么说呀?”</p>

“因为.”陆煊笑了笑:“我找到了一个。”</p>

第三百六十一窍,形窍,开。</p>

目之所视是为形。</p>

常人可以借眼睛看见事物表面之形,陆煊可以借形窍看见事物根本之形,看见极浩瀚与极渺小,看见一切之有形无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