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司马光(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司马光也不以为意,他悠然的躺在木椅上,轻轻念着最近新得的一首词。</p>

“催花雨小,着柳风柔,都似去年时候好……”</p>

他渐渐,沉醉于词人的意境之中。</p>

“双凤旧约渐虚,孤鸿后期难到……”</p>

他沉声叹息。</p>

“且趁朝花夜月……翠尊频倒……”</p>

于是,抚掌而赞:“好一句翠尊频倒啊!”</p>

“晏叔原的词力,已不下乃公晏元献公矣!”</p>

接着,他就叹息起来:“嗟呼!嗟呼!宰相之子,功臣之后,天下名士,不能用为翰林词臣也就罢了,居然沦落到了地方监镇……士大夫斯文扫地,斯文扫地矣!”</p>

说到这里,他就又想起了,另外一个让他赞叹连连的名士。</p>

“苏子瞻,如今应该已经到了汝州了吧?”</p>

回忆着这几年从黄州,传来的苏子瞻诗词内容。</p>

司马光就沉吟起来,道:“诗家不幸,文坛幸也!”</p>

“此所谓:屈原放逐,乃作《离骚》!”</p>

说着,他就慢慢的抚摸上了自己身旁的那一卷《资治通鉴》的手稿。</p>

脸上悄然有着得色。</p>

资治通鉴一出,千古史官,唯他司马光与太史公尔!</p>

来日史书上,王介甫、韩持国、吕晦叔大抵也只能仰望于他司马君实!</p>

如此想着,司马光苍老的脸颊上,浮现出丝丝得色。</p>

“相公……相公……”</p>

远远的,似乎有声音,在岸边传来。</p>

司马光侧耳听去,嘴里喃喃自语:“是纯甫啊!”</p>

便站起身来,向着岸边看去。</p>

果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那小湖之畔,向着他的方向呼唤着。</p>

“纯甫,何事唤我?”司马光伸手招呼起来。</p>

来人是他最喜欢的一个晚辈。</p>

视作衣钵弟子,认为唯一可以继承他的事业、志向以及全部政坛遗产的人。</p>

范祖禹范纯甫!</p>

对于这个后生晚辈,司马光的喜爱是不加丝毫掩饰的。</p>

就像当年,庞籍庞庄敏公栽培他司马光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