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破纪录(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1997年创刊的戛纳场刊给燃烧打出了3.8的高分!</p>

“3.8很高吗?这不是连优秀都没达到?”黄小明有些不解,为什么北影的代表那么兴奋。</p>

“不懂就不要乱说,场刊的满分是4分!”</p>

“一般的电影都在3分以下。”</p>

“3.8是自场刊创刊以来的最高分!”说完,北影厂的代表眼睛里冒出了一抹期盼,“说不定可以向着戛纳金棕榈大奖发起冲击!”</p>

“要是真能拿就好了!”</p>

“那将华语片的第二座金棕榈啊!”</p>

“哎,顾导你怎么不高兴啊?”周讯下意识地看了眼顾铭,却发现顾铭的脸色表现的很是平静,甚至,还有股淡淡的担忧。</p>

“我没高兴吗?”</p>

顾铭挤出了个笑脸。</p>

掩饰住了内心的慌乱。</p>

没错,慌乱!</p>

这走势越来越像前世的《燃烧》了啊!</p>

场刊最高分,呼声热烈。</p>

然后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拿下金棕榈,《燃烧》来了个颗粒无收。</p>

自己是把李沧冬那股子现实主义拍摄手法去掉了不少。</p>

但,你不得不考虑到评委们大都是些搞艺术电影的。</p>

这种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p>

甚至会故意和你的想法不一样来显示自己的特立独行。</p>

你影评人捧出个《燃烧》,还创刊以来最高分?</p>

怎么着?</p>

你在教我做事啊?</p>

我就觉得你的艺术鉴赏性不足。</p>

偏不选他!</p>

你们能拿我怎么样?</p>

怕就怕评委有了逆反心理。</p>

不过这都不是顾铭能决定的。</p>

本届戛纳也没有华人评委,他不能再去酒店找了。</p>

就只好是在接下来的日子继续按部就班地参加展映,以及应付来自世界各地的片商。</p>

“我们买阿根廷的版权,多少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