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市井(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呀,你们还嫌卖的多?”有食客笑言。</p>

张嫂子摆手:“都是常来捧场的,咱多说一句就能给大家伙儿省俩铜子儿,该得。”</p>

她这话,瞬间迎来一阵喝采,市井百姓挣钱都不易,浪费吃食很心疼。</p>

熟客们却最知这夫妻摊儿不仅吃食美味,人也实诚,“张嫂子有心了,端午一过天更热,好些吃食都得注意。”</p>

又有人说:“有井吊着,还好些。”</p>

“打井不便宜,自那年旱情结束,又涨两百文。”转眼,大家又论起别的。</p>

“多谢张嫂子,昨晚捕到两尾鱼,正好炖上豆腐,家里都是半大小子,能吃。”沈小叶趁她送来豆花时,小声言语着。</p>

且还抓了樱桃递上:“给几个小的尝尝鲜。”</p>

“承你情。”张嫂子是个敞亮人,收下不久送来五斤豆腐,且上面多送一片。</p>

沈小叶心说,回去炖鱼再包包子,晚饭很是丰盛呢!</p>

可买肉饼的俩人咋回事儿,还不见买来。她不禁向东边街口望去,却是发现那边拥入不少人。</p>

不一会儿,南北大街上传来阵阵马蹄声,身边不少人起身张望,可惜半里远又被人群挡着。</p>

正疑惑间,看见舅舅两人挤过人群跑来,沈长岁递来肉饼道:“快吃完回家。”</p>

“岁哥儿,咋了?”张嫂子近前打问。</p>

沈长岁低声讲:“听说是拱卫司,百人。”</p>

“呀!”张嫂子惊呼,忙收拢摊子。</p>

食客和街上不少路人行色匆匆急走四散,盖因拱卫司不仅掌直驾待卫,且有巡查缉捕之特权。</p>

大周开国元帝,很是用他们以理服人过。</p>

灵河县距京城约百多里,早就耳闻过拱卫司止小耳夜啼的声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