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未来所作!”苏洛肯定道。</p>
“多谢先生!”李白说着转向高适,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高三十五,我没说错吧,你胸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p>
高适回过神,表情却纠结起来,半晌后才冲着苏洛道:“请先生帮我指路!”</p>
苏洛知道他的意思。</p>
不同于李白,高适对仕途的追求更加执着坚定。</p>
可举荐之路不成,如今的他对前路充满了迷茫。</p>
“大唐已盛极而衰,天下即将大乱,你若从军可建功业。”苏洛说。</p>
李白诧异:“天下大乱?”</p>
不远处的嬴政恍然点头:“安史之乱!”</p>
他这些日子研究中国通史,最关注的除了帝制终结之外,便是汉唐这两个朝代,自然清楚安史之乱。</p>
“安史之乱?”高适回头。</p>
“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造反作乱,”嬴政问,“你们可曾听过这两人?”</p>
“蕃将!”李白和高适对视,同时脱口而出。</p>
“当禀明天子,铲除这两个居心叵测的恶贼!”李白怒道。</p>
高适皱眉不语。</p>
苏洛望着二人,暗暗摇头。</p>
李白和高适的政治眼光,可比他们的诗才差异更大。</p>
官场是個大号的名利场,需要隐忍、腹黑、冷漠。</p>
李白性格洒脱直爽,与那种地方格格不入。</p>
“天下大乱,你们觉得是谁之过?”苏洛问。</p>
李白尚未开口,便听到不远处的嬴政道:“自是奸臣当道!”</p>
高适同时出声:“当是天子昏庸!”</p>
说完之后,两人彼此对视。</p>
嬴政眼神睥睨,不怒自威,极有威慑。</p>
高适怡然不惧。</p>
纵是嬴政又如何,在他的时代可死了不知道多少年!</p>
片刻后,嬴政忽然哈哈大笑:“小兄弟好胆识!”</p>
高适拱了拱手,并未言语。</p>
嬴政心中对这个青年愈加赞赏。</p>
可高适的话他绝不会承认。</p>
若是认可了此言论,岂不是变相认可了某些人所说的秦二世而亡是因为自己太过暴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