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红包和新方向(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回到六十五中之后,陈国华已经没有再看书了,而是在想创作的事儿。</p>

想要当一名作家赚稿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p>

首先得考虑这个时代的特殊情况,可不是什么小说都能写的。</p>

其次就是要考虑几年之后的西伯利亚冷风,此事的影响也很大。</p>

“不对,我去当一个自由翻译,不就完事了么?”</p>

豁然间,他想到了什么。</p>

做一名翻译的话,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了。</p>

虽说当翻译可能没有办法赚更多的钱,但稳妥才是最重要的。</p>

“眼下还是完成期末考试再说吧.....”</p>

马上就是期末考试了,陈国华自然不可能再去折腾其他事儿了。</p>

过去大半个月,为了抄书和复习,他都没来得及去街道办,咨询关于京城户口的事儿。</p>

更别说这个翻译的事儿了。</p>

从口袋里拿出那个红包,里面只有一张大团结。</p>

钱虽然不多,但代表了梁大栋的一份心意。</p>

算上他请陈国华吃了总共五顿饭的饭钱,总共就是十块钱。</p>

当然了,梁大栋也吃了,除掉一半,落入陈国华口袋里的,也就是七块五毛钱。</p>

用这笔钱,换了一本一百多页关于维修知识的书。</p>

应该说是梁大栋亏大了。</p>

在新华书店里,一本书正常的售价,也就是几毛钱到两三块钱不等。</p>

比如一九五七年出版的新华字典这本书,售价就是一块钱。</p>

可不能简单这样计算,毕竟知识是无价的。</p>

何况,梁大栋觉得,他这次凭借陈国华的这本书,只要吃透了,绝对可以升为二级工人。</p>

他是机务维修工人,一级工人的工资是三十三元。</p>

二级工人的话,工资就是三十八块六毛钱了。</p>

所以,给到陈国华的七块五毛钱,并不算什么。</p>

两天后,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如期而至。</p>

准备妥当的陈国华,自信满满地走进教室,准备考试。</p>

五八年的高考制度,已经相对靠近后世了。</p>

考试分为三大类,理工、医农、文史政法财经这三个类别。</p>

而陈国华是理工类,需要考试的科目分别是本国语文、政治常识、数学、物理和化学。</p>

充当考场的教室内,罗峰冲着陈国华挤眉弄眼道:</p>

“国华,你紧张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