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独领风骚(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为有暗香来。”</p>

看到这首诗,众人神情一怔,先前对顾旭的疑虑消失得无影无踪,目光中甚至有了些许赞赏。</p>

此诗语言朴素自然,既没有太过华丽的词藻,也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但却极具画面感,令众人脑海之中不由自主浮现出白梅在墙角孤自绽放的形象。</p>

“夫人,您觉得如何?”陈安之小声问道。</p>

陆夫人思索片刻,回答道:“这个少年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在诗词造诣上,他早已脱离了堆砌修辞、拾人牙慧的阶段,达到了返璞归真、浑然自成的境界。”</p>

陈安之点了点头。</p>

她自己在写那首《牡丹》时,可谓字斟句酌,不仅追求格律工整,还刻意用了许多比喻、对比等修辞。</p>

乍看花团锦簇。</p>

但跟顾旭这首诗比起来,却显得匠气过重,顿时相形失色。</p>

就仿佛一个浓妆艳抹的风尘妇人,遇到了不施粉黛的下凡仙女。</p>

而坐在长桌边缘的陆诗遥也微微点了点头,淡漠的目光中流露出欣赏的情绪。</p>

在她看来,顾旭这诗看似写得朴素随意,但实际上却有着精巧的布局安排,锻字炼句的功底也非同一般。</p>

例如“墙角”、“凌寒”……体现出梅花无人欣赏的境遇,也体现出其傲雪凌霜的风姿;而后两句既描绘出梅花的色彩,也以“遥知”、“暗香”展现出梅花香气含蓄沁人的特点。</p>

“写得好!”唐荟脸上挂着赞赏的微笑,开始带头为顾旭鼓掌。</p>

至于楚凤歌……他并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一首诗是好是坏。</p>

他只觉得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在座其他人的诗遥易懂得多,也舒服得多。</p>

…………</p>

此时此刻,在众人视线之外的墙角处,一株梅树迅速地生根发芽,长出枝叶,含苞欲放。</p>

口味挑剔的“惊鸿笔”,显然也在不知不觉间认同了顾旭的诗作。</p>

…………</p>

写完这首诗后,顾旭并没有立即停笔,仍然在宣纸上奋笔疾书。</p>

他身边的仆人本欲劝阻。</p>

但陆夫人却摆了摆手:“让他继续写吧!”</p>

很快,顾旭便写完了第二首诗:</p>

“冰雪林中著此身,</p>

“不同桃李混芳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