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上阴天,更是安排琉璃灯照明。</p>
看着实在太穷的读书人,给点咸菜和米饭、馒头,就着汤吃。</p>
改成图书馆,保证营收平衡,不指望拿它赚钱。</p>
里长说完吃饭,朱樉思考着也吃饭,一直到他吃饱,他还是发呆的状态。</p>
……</p>
翌日,大家继续重复昨天的事情,朱樉开始叫府里的人印书。</p>
目前有木活字印刷、锡活字,泥活字不流行,铜活字还得等,铅活字同样没有。</p>
锡活字在北方不能用,否则好不容易做出来一堆大大小小的锡活字,冬天一到,所有的活字全碎。</p>
那么南京其实也不怎么愿意用,天知道哪一年冬天突然气温就变得很低。</p>
只有木活字最流行,要么雕版印刷。</p>
朱樉要木活字,里长说的,以后印书的话,有些四书五经的注释万一有所不同,雕版会废板。</p>
关键还得赚钱,怎么也要让图书馆养活自己,不拿其他的产业进行补贴。</p>
木活字需要的木头材质要求高,纹理细腻、不易变形、好雕刻。</p>
正好中都修建停了,大家跑来修南京的皇宫,要工匠有工匠,要木头有木头。</p>
朱樉给亲爹写封信,要,说明是为了印书,但他不说是要让没钱买书的读书人有个读书的地方。</p>
他准备给父皇一个惊喜,不能白挨踹。</p>
朱元璋同意,刻一些字、用一点木头,不费什么工夫。</p>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朱樉开心把这个事情说给里长听:“父皇亲自安排人手,你说的铜活字不好办,咱不能毁钱,除非有铜矿,自己采。”</p>
“秦王殿下有采矿的人手?铜矿,有。”</p>
里长知道当下矿可以随便采,不过采完了最好卖给官府。</p>
下丘村采了卖给谁?当然自己留着用,做铜活字,关键采矿的人如何找。</p>
“雇人划算不?”朱樉同样愁干活的人,府里的人不能跑去刨石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