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村子里的人赶车出去,到各村收蒿子和蓼,做石碱用。</p>
荒地开完,被雇的人赚不到钱了,里长找他们商量买草的事情。</p>
一担草给一文钱,有多少要多少,不用送,村子自己去拉。</p>
别村的人高兴坏了,蒿子和蓼还能卖钱?</p>
一个个拿着镰刀、扁担和绳子出门割。</p>
朱闻天在去带小伙伴们午睡前,跟里长说:“苏,紫,药,草,嗯~~”</p>
“等紫苏成熟了,让他们收,咱们买,还有附近有的草药,嘿嘿嘿嘿,去睡觉吧!”</p>
里长再次帮着说出来,并帮嘿。</p>
“哎!”朱闻天放心去山神庙。</p>
……</p>
两日后,李知县十个人又到了,府里的官员没来。</p>
他们来告诉里长,或者说背后的高人好消息。</p>
香皂与洋人谈好价钱,四百文一块,有木头盒包装,棉布当衬垫。</p>
本次以其他东西折算成钱来给,下回用油,或者大豆、菜籽及其他能榨油的东西。</p>
洋人买得多,村子里在准备三万块香皂。</p>
“宜长,捕上鱼了?还担心你使唤不了他们。”</p>
说完正事,李知县站在岸上看船过来,正在收网,若有鱼,今天晌午应该吃鱼。</p>
“跟他们好好说,他们自然答应。”里长没提给粮的事情。</p>
“里长,找人搬鱼,有一大堆鱼。”船上村子里上去帮忙的人大声喊。</p>
里长身边的村民转身跑,告诉大家带竹筐来。</p>
船停靠在木头搭的码头上,接到筐,搂几下,就装进去多半筐的鱼,送下来再装。</p>
其他村民排队,下来一筐,两个人一抬便走。</p>
抬到旁边搭出来的洗衣服的位置,借河水处理鱼。</p>
鱼内脏不扔,留着喂鸡鸭,多下蛋。</p>
等朱闻天得到消息,跟小伙伴们到码头时,村民与渔民正打水洗船。</p>
“里长里长,网了多少鱼?”小丫头打听。</p>
“估摸着有四千斤,也没称。”</p>
里长笑容满面,船出去不到两个时辰,四千斤鱼,粮食给得值,渔网没白买。</p>
郑主簿向船里看看:“鱼这么多,平日里为何没有渔民来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