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村又卖了一次香皂,跟上回的香味不同。</p>
带到城里,继续让衙门中的人帮忙试用。</p>
又说没有香味的肥皂工艺改进,看看跟之前的在洗衣服方面有何区别。</p>
第二回可是各给二百块,听说那一百块,衙门中有关键岗位的人没机会试用,那怎么可以?</p>
“李知县,咱们知道人够,这不是青黄不接嘛!</p>
与其让人来借粮,不如叫他们面子上好过。</p>
明年他们愿意套种,帮忙的过程中又学会方法,避免出错。”</p>
里长道明原因,同样都是帮人,这种方式脸面上不一样。</p>
李知县看着里长叹口气:“果然啊!都说娶妻当娶下丘村,嫁女应嫁下丘民,仁义!”</p>
夸完他看自己的助手关县丞,关县丞赶忙开口:“知县,县中的县学名额虽是不多,却应该给下丘村一个吧?”</p>
“一个哪够,得两个。”郑主簿插一句。</p>
来时商量好的,县里面有二十个名额,正常来说已分配好。</p>
分配得再好,比得上试用香皂时候的心情好?</p>
“哦?对!”李知县露出恍然的神色:“宜长,你看如何?”</p>
里长:“……”</p>
他想说不如何,县学的名额是宝贵,不过对自己村子来说没用。</p>
憨憨在教,村子里的大人偶尔背一背口诀,认识几个字,不指望能写。</p>
孩子跑那么远到县城,村子提心吊胆,教得有憨憨好吗?</p>
憨憨教孩子用讲故事的方法,千字文已学完,正在学三字经,之后是背诵的百家姓。</p>
村子里的人在大量制作算盘,要上珠算课了。</p>
“多谢李知县和诸位,只是……村子实是舍不得孩子远去求学。</p>
这不琢磨着请位先生来教,一个先生能多教几个。</p>
但凡有哪个孩子学得不错,到时年岁大了,还得麻烦诸位。”</p>
里长想了想,委婉地拒绝,不去,怕你们找的教喻等人耽误咱村的孩子。</p>
李知县微微一愣,再一思忖,发现里长说得没错。</p>
下丘村有钱,专门盖个学堂,请来夫子教授,一次教一批。</p>
“如此,定要让娃娃们好生学,待有聪慧的,可不能耽搁了。”他同样未把话说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