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故宫的记忆(第一更3.3k)(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在决定用《故宫的记忆》作为自己的学期新作品之前,周彦是有些犹豫的,这首曲子当然好,但它属于新世纪音乐,既不古典,也没什么先锋性。</p>

作曲系的学期作品,主要是展示学生学到了什么东西,所以学生在创作学期作品的时候,会更多地考虑作品的调性以及古典的技法、规矩之类的。</p>

说白了,就是让学生展示武器库。</p>

而《故宫的记忆》显然不属于这类作品的范畴,它属于电子音乐和古典音乐之间的新样式。</p>

但是最后,周彦还是决定用《故宫的记忆》,他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囿于专业本技能本身,应该跳出去,交出让人产生共鸣的作品。</p>

而且他本身的技能水平,已经不需要用一首学期作品来体现,多在技法之外,表现一些东西反而更好。</p>

此外,他也是想通过这首曲子的制作,来多接触跟学习电子音乐。</p>

《故宫的记忆》里面使用了很多电子音乐技术,这些都是周彦不太了解的部分。</p>

孙秦听到周彦的学期作品就是跟故宫有关,惊喜道,“真的么?”</p>

周彦点点头,“嗯,所以那天我听到你们要拍宣传片,才多问了几句,不过你们的宣传片中故宫的出场时间不太多。”</p>

孙秦听明白了,上次周彦其实就想要给他们的宣传片配乐,但是听说宣传片里面跟故宫有关的时间太少,所以有点看不上。</p>

他忙说道,“其实篇幅占比可以调整,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可以考虑把故宫的内容增加一些。”</p>

周彦摇摇头,“孙导,太难了,你们整个片子只有三五分钟,但是我这首曲子的长度就有四分钟了。”</p>

孙秦正想说能不能从曲子里面截一点下来放进宣传片,就听周彦又说,“而且这首曲子是不便拆的,因为它本身是一段完整的叙事,如果拆了,叙事不完整了,效果也会大打折扣。”</p>

这句话,直接把孙秦原本想说的给堵了回去。</p>

如此一来,孙秦犯难了,照理说,配乐肯定是要按照片子来,但问题是现在周彦也没说要给他们配,是他自己来找周彦的,总不能强求人家把曲子给拆了吧,有点不讲道理了。</p>

不能拆曲子,就只能延长时间,要说延长个几十秒甚至一两分钟,孙秦还是能做主的,但是把故宫内容延长到四分钟朝上……</p>

这样做,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把整部片子延长几倍,要么干脆把主题改了,从燕京宣传片改成故宫宣传片。</p>

孙组长能同意么?这个选题是孙组长亲自敲定的,上面的流程也都走完了,现在突然改主题,还要上会,挺麻烦的。</p>

不过孙秦也不会傻呵呵地跟周彦说不行,他笑着说道,“四分钟也没问题,我们的片子可以酌情加长嘛,这次的宣传片只是暂定三到五分钟,后期增加到十几分钟也是正常的。”</p>

为了增加自己这话的说服力,孙秦又给周彦举例子,“上个月我们做的一个跟民生有关的节目,原定的时长就七分钟,后来因为素材跟话题点都很多,所以台里面就决定把它扩成半个小时的专题节目。”</p>

周彦也拿不准孙秦这话的真假,不过是真是假对他来说也没什么区别,《故宫的记忆》这首曲子他已经写出来了。</p>

燕京电视台如果能把曲子都放进去,那周彦就给他们用,如果放不进去,就不给他们用,他并没有要迁就电视台的打算。</p>

“那现在孙导你是怎么打算的?”周彦问道。</p>

孙秦想了想,问,“周指导,我能先听听你的曲子么?”</p>

“曲子嘛……”周彦在教室里面看了一圈,随后点头道,“也行,下节课结束就放学了,到时候我给你演示一下吧。”</p>

《故宫的记忆》这首曲子,有用到不少乐器,其中还有合成器,现场根本没办法做到完整的演绎。</p>

而且就算乐器够也不行,乐器也是要找人演奏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