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 把你能的(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袁崇焕不动,道:“请陛下御览臣之方略,若有不妥,臣甘愿领罚。”</p>

朱由检根本不看奏折,只问道:“你以为你一人便可驾驭朝鲜?亦或你以为西南腹心之地不重要?须知三军未动而粮草先行,你凭什么以为国朝五年内能筹备出十万大军出征的粮草?”</p>

意思很明白,就算让袁崇焕前往朝鲜,也就一张圣旨一根节杖加把大宝剑,钱粮军兵一概没有。</p>

他袁崇焕要是这样能把朝鲜收了,是神仙,朱由检得出城三千里去接。</p>

“臣定朝鲜,只需两千兵,十万两,于国朝而言不过九牛一毛,陛下何以不允?”袁崇焕并不想放弃。</p>

朱由检背着双手看着东北方,道:“朕图谋之大,非尔能体会。”</p>

装逼犯,真想把伱推下去跌死了!</p>

袁崇焕克制着内心的愤怒,咬牙道:“臣请陛下明示。”</p>

朱由检冷笑着说道:“正面进逼东虏,使其入朝鲜,待朝鲜民心尽丧,出兵讨伐,一举收入囊中。</p>

朝鲜入手,东北方方可一劳永逸。</p>

且其多产白银而国朝缺钱,可取之用于南方购粮。”</p>

得罪了,告辞。</p>

“陛下高瞻远瞩,臣不及,即刻赴任贵州,克期拿下奢安叛贼。”袁崇焕起身离开。</p>

目送其离开,卢象升道:“袁崇焕有才干,可倚为干城,陛下如此折辱,非圣君。”</p>

朱由检说道:“锋芒毕露,不知收敛,若不打磨,迟早为其性格所害。</p>

你也一样!”</p>

咱能不能好好说话?</p>

卢象升瞬间不想搭理皇帝。</p>

“陛下。”孙传庭说道:“臣以为袁崇焕方略上佳,耗费不大,值得一试。”</p>

“攘外必先安内啊,国内未靖,何谈进取?”朱由检叹道:“若无奢安之乱,辽东何以至此?”</p>

奢安之乱不只是占用了兵力与钱粮,更重要是影响了五省的税收。</p>

本来可以收的钱粮没法收了,还要搭进去大笔钱粮,属于双倍的损失。</p>

“且朕欲化朝鲜为本土,若不以东虏为前驱,何以用兵?”朱由检反问。</p>

“朝鲜待国朝甚为恭敬,且山高路远,地狭民困,臣认为没必要。”杨肇基说道。</p>

朱由检说道:“纵观国朝二百余年,为祸最烈者倭寇,据朝鲜则可图谋倭国。</p>

倭国产银颇丰,且可分封诸王,即便实封公侯亦无不可。</p>

既能挣银子,又能保证长治久安,何乐不为?”</p>

三人内心惊骇。</p>

皇帝欲收朝鲜定倭国已经足够劲爆,居然还有实封公侯的念头。</p>

不怕再来一次靖难吗?</p>

周围卫士则没想那么多,只是双眼放光。</p>

哪个男人没想过面南而坐称孤道寡呢?</p>

“中原之地,裂土者死!然天下广大,海外陆地甚于本土,丰饶之地可直辖,鸡肋之地又当如何?</p>

王地五百,公三百,侯二百,按等递减。</p>

如此,王公有领土实权,国家节约钱粮而发展势力范围,亦能鼓舞开拓,一举多得。”朱由检吐出了自己的心声。</p>

这不是地球村,这是1627年,绕地球一圈得一年,根本不可能直辖。</p>

“以史为鉴,八王之乱不可不防,然而中原最强,何愁不能镇压天下。</p>

即便中原衰落,天下群雄并起,那么多朱氏子弟,未有能平天下者?”朱由检信心十足。</p>

人死鸟朝天,管他身后洪水滔天。</p>

再说了,只要儿子够多,这天下终究还是自己的。</p>

具体看汉朝,先有秀翻天下的大魔导师,后有跑出三分之一天下的大耳贼。</p>

朱氏子孙过百万,未必出不了两个真豪杰,到时候天下还不是姓朱的嘛。</p>

“陛下深谋远虑,臣佩服,然而此非一日可成,当耐心行事,仔细筹谋。”卢象升劝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