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朝林回道:“朝廷虽已发出了布告,然知者甚少。</p>
皇爷,恕奴婢直言,除非派人上街吆喝,否则百姓不可能知晓此事的。”</p>
“召阮大铖、周奎来。”朱由检下令。</p>
等待的功夫,朱由检参观起了承兑局总部。</p>
中间大堂是兑换处,设有五个窗口,各有五个人。</p>
称重辨色、收银子、登记、数银币、递出,分五步,登记由内监负责,其余乃是户部的人。</p>
其实这里贪污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运过来多少银币就要收回去多少银子,没有下手的余地。</p>
旁边两间大房子,左边是银币,此时存了十多万枚,右边是银库,老鼠来了都得含泪丢下几粒屎。</p>
阮大铖与周奎来了。</p>
行礼过后,朱由检说了承兑局的困境。</p>
“臣会发动巡城司上下,确保每家每户知晓此事。”阮大铖把胸口拍的砰砰响。</p>
不同于别的外戚,阮大铖是有梦想的——哪怕注定是咸鱼,也要争取最好的晒太阳的地方。</p>
“阮都指,百姓知晓也无用,谁会用一两换七钱啊。”黄朝林眼巴巴地看向皇帝,希望回宫里去。</p>
郭阁老的计划是从运河开始,京城这只是个门面,留在这真没事。</p>
皇帝没理他,问道:“阮卿,周卿,可有良策解决此难题?”</p>
“陛下,百姓兑钱,必有所需,待到纳税季节便可。”阮大铖没什么新意。</p>
“陛下。”周奎说道:“臣倒是有些想法,只怕朝议汹汹,非巡城司所能承担。”</p>
“但说无妨。”朱由检露出些许期待。</p>
周奎大着胆子说道:“巡城司负责禁火、缉捕、疏通沟渠、洒扫、稽核等事,虽是与民有益,却于本身无益。</p>
巡城司的儿郎们每日洒扫巡查,辛苦至极,各家店却一毛不拔,着实不该。</p>
恰好陛下向日令巡城司统计京城商家店铺,臣合计着,向店家收些银钱补贴巡城司公用?”</p>
“国丈以为如何行事?”朱由检面露笑容。</p>
这声国丈,让周奎眉开眼笑。</p>
儿子?再打一顿!</p>
“按各家营收,取百一,以为公用,柴米油盐酱醋茶布碳药关乎百姓生计的,酌情少收或者减免,青楼、当铺等多收。</p>
臣估计,每个月可收三万有余。</p>
巡城司月费四千两,结余颇多,可支取一部分为丁役加赏,如此干劲十足,必无往而不利。</p>
收钱也有讲究,只收银币,如此无需半年,银币尽可流通。”周奎说道。</p>
不谋而合啊。</p>
失策了,该让周国丈当这个老大的,阮国丈还是丢不下文化人的体面。</p>
国丈就没这个包袱。</p>
“国丈殚精竭虑,甚好,但凡于国有益,与公有利,尽可以大胆尝试嘛。</p>
当然,本职工作不能懈怠,务必尽善尽美,莫让别人挑出毛病来。”皇帝吩咐。</p>
皇帝抬出各位外戚就是为了捞钱。</p>
商税不可能。</p>
从朝鲜购粮都有诸多反对,贸然商税引发的动静恐怕比“国本之争”都大。</p>
所以改五城兵马司为巡城司,就是为了变相收钱。</p>
与钞关把过路费当商税一样的意思。</p>
不能说周国丈体察圣意,只能说秉性如此。</p>
国丈是干什么的?</p>
算命的!</p>
根本算不得清白人家,女儿就没资格入宫,何况当初的周皇后长的不算好,通过海选都够呛。</p>
但是吧,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就像韩翠娥顶替别人进宫一样的道理。</p>
花了一大笔钱把女儿送进宫里,难道真是为皇帝服务?</p>
搏一搏富贵罢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