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书信传出,宜修心里依旧无比安心。
她是经历过皇上为了接甄嬛回宫做的那些荒唐事的,抬旗赐大姓送儿子。等等,儿子!宜修一瞬间想起了那卧薪尝胆的四阿哥弘历,上辈子自己明明已经帮弘时铺好路了,偏偏被弘历三言两语挑拨被革了黄带子。
就弘历,心思狭隘,手段浅薄,若不是甄嬛在一旁为其步步为营,又如何可能在这后宫待的好好的,甚至成了那最后摘取果实的人。今生,自己便要将那碗弘历未喝进肚子里的毒药全吞咯。而今,只需要寻找极好的时机即可。
而今,弘晟都十岁了,在上书房教学,课业一直很好,起码比只会长高的弘时好十倍百倍,让皇上瞧着也顺心。而宜修则是将弘晟当做弘晖养,事事亲力而为,更是好生教导,不似在府邸时强逼着他要成才,要没日没夜的学习。
那位子,宜修自己会帮弘晟得到,不需要弘晟通过损伤自己的身体得到,这是自己的孩子,也是能让自己当上太后的孩子,是能够日后追封弘晖的孩子……宜修很疼爱弘晟,但是更多的是通过弘晟怀念那个聪慧懂事的孩子。
又是一年除夕夜
皇帝坐在上座,已经年迈的脸上闪烁着苍伤,老是陷入沉思,也不知是在怀念谁,不知过了多久,皇帝这才看向果郡王的位子,微微蹙眉。
“老十七没来?”
苏培盛见皇帝略微有些生气,立马道:“十七爷感染了风寒,而今在府上疗养,恐是不能来参加年宴了。早些时候,果郡王递了请示的册子,皇上,您忘了?”
皇帝仿佛这时才想起一般,迷迷糊糊的道:“好像是。”
宜修看着座上的皇帝又一次走神,眸子有意无意的望向倚梅园的方向,那可是为了柔则那个贱人特意仿制的,与府邸时期的倚梅园几乎一模一样。
……
年宴过后,没多久,皇帝就暗中下令让果郡王去巡视滇藏,替他观察动向,这么一去不复返,那艘船石沉大海,果郡王不知所踪。
皇帝秘不发丧,不敢对外宣传此事,自己却按耐不住自己的寂寞,经人一挑拨,去了甘露寺,还美其名曰,为果郡王祈福。
去过一次后,便也频繁了。
宜修看着年家送来的信,陷入了沉思。感情皇帝屁颠屁颠跑去是替人家养孩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