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一个县只能存在(供养)五座县城的关系,衍生出一县之地的计量单位,指的是其面积和资源,足以将领地晋阶至县城规模</p>
拥有最少四个州的领土,也就是一百个县以上的领地,才有资格获得其它势力的认可并获得王位。</p>
重点是,称王除须满足爵位与领地面积等方面的条件以外,还需要凝聚相应的集体气运,不过这是其它设定的部分,本篇就不进行赘述了。</p>
拥有诸侯名份的实权诸侯,才有资格开疆裂土建立国家。</p>
因此,诸侯名分要胜于爵位,整体而言可分为:功、国、军、义四品。</p>
具备足够的实力,并且立下巨大的功绩,进而获得的诸侯名分,被称为功侯,是《帝望》诸国一致认可的诸侯,不会因任何原因否定。</p>
这里的巨大的功绩的定义,必须达到亡国灭种的水平,比如昔日武安侯白起那般,替秦始皇横扫六合席卷八荒,又比如昔日冠军侯霍去病那般封狼居胥,击溃匈奴帝国的体制,使其国格崩解成王国,若能凭以一己势力灭掉一整个堪比王国的胡族,也称得上是一种巨大的功绩。</p>
国侯指的是因建立侯国而获得的诸侯名分。国侯如功侯一般受诸国认可,可当侯国沦陷以后,这个名分也会因此而失去。</p>
附带一提,因建国而获得国侯身份的人,若是躲在某个旮旯角悄悄地发展,没有在《帝望》里冒头,进而打响自己的名号,是没有办法获得诸侯名分的,只能说具备拥有诸侯名分的资格和潜质。</p>
军侯是因战功、功绩达到某种程度而受册封,进而被赋予诸侯名分的诸侯。这一类诸侯在所属国度被承认是一方诸侯,可不一定会被其他国家认可,得看所属国家的强弱。</p>
一般而言,只有帝国的军侯会被广泛的认可,联合王国和王朝的军侯次之,王国的军侯再次,至于诸侯王国、公国以及诸侯国的军侯,在《帝望》是不被承认的。</p>
至于最后的义侯则只看实力,只要拥有侯爵以上爵位并拥有相应的实力就会被承认,但若实力不够的话就没辄了。</p>
此外,义侯一但实力衰退或爵位被剥夺,诸侯名分也会因此而消失。</p>
由于诸侯名份的差异,其称王的途径也不太一样。</p>
功侯可直接透过建国的方式称王,国侯则需打出自己的名声,并扩大领地的面积以成就王位。</p>
军侯的部分比较特别,得先选择裂土或割据,前者可朝诸侯王国发展,或奉原属国家为宗主国,建立所谓的公国,后者则可在原属国以封地的形式建立诸侯国。</p>
至于义侯的部分嘛,基本上只能透过起义的方式,凭自身的实力硬打,打到满足建国的条件并获得其它势力的认可,才能够正式称王并获得王位。</p>
在称王以后才能将领地晋阶至王级,至于高层次的领地晋阶,就又是另外一个情况了,容待其它篇章进行描述,这边就不多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