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 县衙情况(求订阅)(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这太贵重了,使不得!”</p>

陈朝源住在南平县城,自然是知道冰糖的价格的,就算是他靠着帮族兄处理讼状,在南平县内的收入也算是中等,平日里也吃不起冰糖。</p>

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买上一点黑砂糖,给家里的孩子解解馋。</p>

而熊岳本身就是小商人,他更是清楚冰糖的价格。</p>

不过在苏泽笑着说道:“这点冰糖不多,不过是小小心意,大家还是收下吧。”</p>

众人这才勉强收下,看到苏泽一身粗布衣服,却舍得拿出冰糖交友,更是觉得他为人豪气,又多了几分结交的心思。</p>

隐约中,四人已经以苏泽为首,形成了一个小团体,而所谓的读书人圈子,就是这些个小团体不断外扩,不断结交新的朋友,而逐渐形成的圈子。</p>

而目前四人并没有什么利益关系,反而关系更加纯粹些。</p>

听说林清材有族兄被举荐为书吏,苏泽装作不经意向他打听情况。</p>

“我那族兄和我一起开蒙,后来读不下去书就去做了两年账房,正好户房书吏出了缺,就被孙典史举荐给了白县令,被知县老爷点了册,这才入了户房。”</p>

陈朝源更熟悉县衙的情况,他问道:“你们林家还和孙典史有旧?”</p>

“有些故交。”</p>

“孙典史分管刑房,怎么举荐你族兄做了户房的书吏?”</p>

林清材叹息一声说道:“我那族兄本也不愿意这时候去,可是县衙补吏哪里由得挑三拣四的,怕是错过了又要蹉跎上几年,只能硬着头皮上了。”</p>

苏泽问道:“这补哪一房的书吏,还有什么讲究吗?”</p>

陈朝源说道:“当然有讲究,这孙典史是分管刑房的典史,已经在任两役十年了,刑房的书吏、代书多是他举荐的,在刑房根深蒂固。”</p>

“可户房向来是徐家的地盘,那户房徐书吏早就听说要提拔为典史,可总是差些意思,但是户房也都以徐书吏马首是瞻,书吏、代书也多是由他举荐,伱族兄入了户房,怕是不好过啊。”</p>

苏泽问道:“这户房的徐书吏,就是人称徐狐的徐士盛?”</p>

林清远叹了一口气说道:“正是此人。”</p>

林清材也是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他家族自然也知道其中的问题,恐怕涉及到了县衙各房之间的争斗,但是他那族兄也是不得不去。</p>

苏泽这下子明白了,这是分管刑房的孙典史,给实际上控制户房的书吏徐士盛之间的争斗。</p>

县衙之中,除了县令、县丞和主簿之外,典史是胥吏中地位最高的。</p>

大部分县衙都有几名甚至十几名的典史,南平县是倚郭县,人口不少,所以县衙有十名典史的编制。</p>

典史虽然是吏,但是聘用之后要上呈吏部备案的,以五年为一个聘用期,也就是“一役五年”,可以当做是古代事业编。</p>

典史往下,就是书吏,书吏不需要吏部备案,只需要衙门自己登记造册就可以,归吏房管理,这就等于是县衙签了合同的聘用人员。</p>

而书吏下还有代书,也叫做帮书,这就是和劳务派遣公司签署合同的临时工。</p>

徐士盛按照资历能力,应该可以升典史了,却迟迟得不到提拔。</p>

势力范围主要在刑房的孙典史,将自己人安插到户房,显然是有和徐士盛争权夺利的想法的。</p>

苏泽托着下巴,看来县衙内也不是铁板一块啊。</p>

也许这是扳倒徐士盛的机会?</p>

最近有事外出,都是熬夜码字。</p>

最近都是两大章更新!</p>

求订阅!</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