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谋无断,志大才疏也许,只是他的表象罢了,不然能在历史上留下那么多篇章?!。</p>
在袁府,万年公主的婢女见到了袁熙,于是从贴身取出了一份帛书交给他,脆声说道,“这是公主殿下,吩咐亲自交给公子的。”</p>
袁熙不虞有他拿来一看,只见上面隶书字迹有些潦草,写道:蹇硕。密谋。诛杀。大将军。袁中军。于宫中。望。显奕。见知。</p>
袁熙心里有些震惊,他知道历史的大方向但这些细节他怎么可能知道,万年公主刘妍这次算是帮了他袁家一个大忙了。</p>
本以为过两三个月,外藩豪强进京,袁绍他们就领兵杀进宫中了事。谁料中间会有这么个变故,万一袁绍被骗进宫身死那就事大了。</p>
他打赏了宫女一些东西,让她待自己向万年公主道谢。随即袁熙自己带着许褚,骑马直奔大将军府去,有些事得提前了。</p>
大将军府里,</p>
何进与一众幕僚正商议,传召他们进宫商议灵帝丧事的事情。</p>
他们担心被十常侍把持的皇宫不安全,但身为辅政大臣,不去处理灵帝丧事,于情理上也说不过去。</p>
就在众人争相辩驳之时,一名小吏进来禀报说,袁中军公子袁熙有要事求见。</p>
不仅何进猜不着,连袁绍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二儿子在这个时候求见,还以为家中出了什么变故。</p>
何进撇了一眼袁绍后,马上让人传袁熙进到议事厅中。</p>
袁熙向何进与诸人行了礼,直趋主题说道:“有机密要呈上与大将军。”</p>
于是拿着帛书传了上去。</p>
何进也见过这个很受袁绍器重的二儿子,好奇他有什么机密,而当他看到帛书后,立马变色拍案怒道:“阉贼欺吾太甚!”</p>
说罢他让小吏将帛书传给众人看。</p>
在众人一片惊呼声中,他又有一丝袜疑惑,他稳了稳情绪对袁熙道:“多亏了袁显奕的密报啊,但不知从何而来?”何进也不傻,不然也不可能做这个位子上。</p>
袁熙早料到他会有此一问,于是组织好措辞,答道:“昔日在宫中伴随诸皇子读书时,认得的一名小宦,正好在停放先帝灵柩处,听的阉贼密议,显奕觉得事关重大,所以冒昧前来,望大将军不怪显奕擅闯之罪。”</p>
何进抚手笑道:“怎么会呢,真是天不亡我也,却有贵人相助,本初果真有个麒麟儿呐。”</p>
他接着问道:“如今该如何是好?”</p>
袁绍面有得色道:“何须担忧,只需差一人领兵将蹇硕拿下处决即可。”</p>
何进点头,下令部将吴臣带着他号令进宫,连同黄门令一起,捕杀蹇硕。</p>
袁绍趁机进言道:“从前窦武准备诛杀内宠,而反受其害,原因是事机不密,言语漏泄。五营兵士都听命于宦官,窦武却信用他们,结果自取灭亡。如今将军居帝舅大位,兄弟并领强兵,军队将吏都是英俊名士,乐于为将军尽力效命。一切在将军掌握之中,这是苍天赐予的良机,将军应该一举为天下除掉祸害,以名垂后世!”</p>
曹操等人也觉得,是该趁此机会,一并除去十常侍了,于是也纷纷附言。</p>
何进却有些犹豫道:“待诛杀蹇硕后,我进宫与太后商议后,再做决断吧。”</p>
他这句话引来下面,一众文武暗暗叹息,袁绍脸上没有表现什么,心里却坚定了要,抓住机会扩张势力的想法。</p>
何进知道也该给,袁绍等人一些好处了,于是说:“我会跟陛下商议,提拔诸位到黄门、尚书等要职上,以辅助社稷的。”</p>
随即又对袁绍道:“本初,等会你就领人去,收编了蹇硕的上军。”</p>
袁绍领命后,带着袁熙出了门去。</p>
是日,上军校尉蹇硕与宦官联合谋划捕杀大将军何进,不料机密再一次泄漏,何进命黄门令将其逮捕并处死。</p>
第二日朝议上,何进以辅政大臣身份,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何颙为北军中候、许攸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同时受到提拔的心腹有二十多人,何进同士大夫们,取得了同宦官势力斗争的,初步胜利。</p>
票骑将军董重与何进互争权力,宦官们依靠董重做为党援。董太后每次想要干预国家政事,何太后都加以阻止。</p>
董太后感到愤恨,骂道:“你现在气焰嚣张,是依仗你的哥哥何进!我如命令票骑将军董重砍下何进的人头,只是举手之劳罢了!”</p>
何太后听到此话后,暗中告诉给何进。</p>
何进与三公共同上奏:“董太后派前中常侍夏恽等与州、郡官府相互勾结,搜刮财物,都存在她所住永乐宫。按照过去的贯例,藩国的王后不能留住在京城,请把她迁回本国。”</p>
何太后批准了这一奏章。</p>
辛巳,何进举兵包围了票骑将军府,逮捕董重,免除他的职务,董重自杀。</p>
董太后又忧又怕,突然死去。从此以后,何进一家失去了民心,是民心吗,恐怕是士人之心吧,看来士大夫阶层和何进也不一条心。</p>
189年五月,何进报告何太后,但何太后却不同意,何进也就不敢违背太后意旨。事后他想:“或者只杀几个罪恶昭彰的?”</p>
袁绍再次进言诛除宦官,说道,“宦官亲近至尊,传达诏令,如果不一网打尽,必将贻患无穷。况且如今计划已经外露,将军为何不早下决断?事久生变,下手晚了会遭祸殃的。”</p>
但是由于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与何进的弟弟何苗多次受到宦官贿赂,因此从中作梗,多方阻挠最后不了了之。</p>
也由于何进素无决断,犹犹豫豫,所以仍然没有结果。</p>
袁绍看见这种情况,心里十分焦灼,再一次献策说:“可以调集四方猛将豪杰,领兵开往京城,对太后近行兵谏。”</p>
何进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下令召并州牧董卓,带领军队到京,又派部下王匡、骑都尉鲍信回家乡募兵,一时间,风起云涌。</p>
四方兵起,京师震动,何太后才感到事态严重。她匆匆把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放回家。宦官们着慌了,惶惶然若丧家之犬,一起去叩求何进恕罪。</p>
袁绍在旁再三劝何进,乘此机会杀掉他们,但何进还是把他们放走了。袁绍很不甘心,写信通知州郡,诈称是何进的意思,命令逮捕宦官的亲属入狱。</p>
何进应许,下令召四方兵马兵进驻洛阳。大将军何进捕杀上军校尉蹇硕,传令四方豪强进京兵谏,在大晋创业初期,太祖武皇帝袁绍的功绩是不可抹灭的。</p>
袁熙冷眼旁观着这一切的发生,现在他人单力孤,根本不能来个“指点沉浮”。</p>
灵帝驾崩的消息,很快传到陈留一代,在那避祸的王允,也急忙赶赴洛阳吊丧。</p>
此时,朝廷局势极度混乱,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大增,阉党张让失去了对中央政权的控制权,面临覆灭的危险。</p>
大将军何进利用,各地方官吏奔丧的机会,大肆结交和拉拢亲己势力。</p>
王允一到洛阳,就被何进紧急召见,并说明意图。王允很感激何进对他的救命之恩,便满口答应,并担任从事从郎一职。</p>
几天后高靖亲自来袁家,向袁绍刘夫人道明来意,气冲冲地接高柔和高月回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