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仁寿有月,王越奏官(3 / 3)

独治大明 余人 1958 字 2024-02-26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p>

“富安场场大使林柱!”</p>

“安丰场场大使孙鹏!”</p>

“何垛场大使赵北斗!”</p>

……</p>

“富安盐仓仓大使铁三金!”</p>

“安丰盐仓仓大使杨东来!”</p>

“何垛盐仓仓大使李永寿!”</p>

……</p>

朱佑樘看到王越刚刚上呈的奏疏罗列了很多官职,上面有很多人的名字,罗列了很多数字,直到看到最后才明白王越的用意。</p>

明明已经三月底,而今天气已经转暖,但却仿佛突然回到了寒冬腊月。</p>

在两淮下辖的三个盐场中,泰州可以说是盐弊最真实的写照。</p>

历史总会出现很多有趣的事情,一些明明正在认真做事的官员,结果只要是“非其同类”,那么往往就会遭到疯狂抹黑。</p>

鄢懋卿最受人诟病的正是其总理盐政的期间,地方御史指其个性奢侈,以文锦被厕床,白金饰溺器等,又用十二女子抬桥等。</p>

只是很多人都不晓得,鄢懋卿或许是一个奢靡享受的人,但正是他们人人骂打的眼中钉,却是捅破了一层窗户纸。</p>

虽然历史很容易被掩盖,但数据却不会骗人。</p>

在鄢懋卿总理盐政后,泰州的盐产量迎来了大幅增长,一举超过了半数,成为淮盐三司当之无愧的老大。</p>

到了雍正时期,泰州下辖的皋县划归通州,而所辖东台县划为扬州府直辖,相应的盐场自然被划走。</p>

尽管如此,到了清朝的乾隆年间,这里的产量还是增加了一倍,占淮盐的58%,但这是削减盐场后的数额啊!</p>

大明盐政的症结除了官商勾结外,更大的问题是有人有意隐瞒食盐的真实产量,而这些产盐不仅没有让朝廷获益,反而通过他们走私渠道扰乱食盐市场。</p>

朱佑樘反复看着王越奏疏上所罗列这帮官员的罪名,仔细看了良久,这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折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p>

扬州的官员很多,而泰州的官员同样不少。</p>

朱佑樘不认识这些官员,但知道他们大抵是喜欢“共亨太平之福”的人。</p>

他能想到这些人贪到钱财时的兴奋嘴脸,烧死苟火旺的屋子大抵是嚣张的,即便知道苟火旺的老娘在屋里亦是猖狂的,但既然都是一帮该杀之人,自己又何必婆婆妈妈呢?</p>

朱佑樘觉得今晚的自己是疯狂的,在王越所呈的一百个名单之上,捻袖写下了一个字:“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