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九千岁勾搭客氏,朱常洛服用红丸(求双倍月票追订)(1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正文卷第五十章九千岁勾搭客氏,朱常洛服用红丸在百官眼中泰昌帝可是勤政爱民的典范,同万历皇帝形成了鲜明的反差。</p>

随着官员的补全也使得大明朝堂的运转效率大大提高了。</p>

正当众人都铆足干劲准备再创大明盛世的时候,却发现陛下的身体突然出了状况。</p>

原本百官认为这是陛下太过勤政,日夜操劳所至,纷纷劝其注意休息,保重龙体。</p>

但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p>

很快就传出了泰昌帝夜驭数女,天天留恋于床地之间的消息。</p>

而且据说这些美女乃是郑太后所献。</p>

万历皇帝去世才不过二十余日,如今尚未下葬,还是处在国丧期间。</p>

泰昌帝此举可是大不孝的行为,简直是禽兽不如。</p>

若是放在万历朝,这些以“卫道士”自居的东林党人早就上书用唾沫星子将皇帝给喷死了。</p>

不过泰昌帝可是他们口中的圣主明君,百官纷纷选择了沉默!</p>

内阁首辅叶向高等人也及时对其进行了劝诫。</p>

朱常洛也自知这件事情是自己理亏,于是表示一定远离女色,好好调养身体。</p>

乾清宫内,太医院院判毕荩臣为首的数名太医,正在轮流替朱常洛进行诊脉。</p>

其实太医替皇帝看病难度也是很大的。</p>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可由于病人是皇帝,这些手段至少被废掉了一半。</p>

首先“望”肯定是不成的。</p>

大臣望君乃是大不敬,即便是比较熟悉的大臣,近距离面君的时候也会略微低下头,避免同皇帝进行眼神交流。</p>

太医也只能粗略的看下皇帝的脸色,想看个舌苔啥的是不允许的。</p>

“闻”太医也只能悄悄地进行,不能有明显的动作。</p>

“问”也有不小的限制,如果是别的毛病,太医询问下陛下的病情倒也可以,但是一般都不敢询问的太详细。</p>

你如此关心皇帝的生活细节,意欲何为?</p>

更何况还是涉及到陛下的私生活,难道要泰昌帝亲自给他们描述下自己夜驭数女的战绩,以及春药的效果不成?</p>

“切”倒是可以的,他们主要能够依靠的就是替皇帝把脉了。</p>

平日里即使皇帝没啥大毛病,太医也会尽量拖延把脉的时间,这样显得他们对陛下病情的重视和慎重。</p>

可今日每一位太医的手一旦搭上了陛下的脉搏就不愿意松开,直到边上的太监催促了之后才依依不舍的结束诊脉。</p>

这一幕让司礼监掌印王安同内阁首辅叶向高都有一种不详的预感。</p>

太医们在讨论了半天后,终于开出了一个药方。</p>

当然了他们的用药也有很多讲究,太医开药可不是啥药方效果好就用啥药。</p>

一般都会使用药性温和的药物,避免使用那些有风险的“虎狼之药”。</p>

所以这也就是为啥许多太医在民间都有神医之称,一旦入了太医院之后,瞧病就特别费劲。</p>

外面吃几服药就能解决的病症,到了皇帝这里经常久治不愈,病情会出现反反复复。</p>

就像之前李献忠敬献的泡脚药方,其实太医们也是知道的,可是这种事情他们是绝对不敢做的,万一皇帝泡出啥问题来,自己可就是找死了。</p>

而且太医开出的药方要经过大臣的审核后才会给皇帝使用。</p>

大臣们能比太医更懂医术?</p>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p>

一般他们会找几个懂一些药理的大臣给自己做参谋。</p>

这些人也就能看出一些虎狼之药,这也是太医为何会避免使用这些药的原因。</p>

内阁众人在传阅了一遍药方后,煞有其事的批准了用药。</p>

毕荩臣表示陛下的病情原本并不严重,只是服用了大量春药后,才使得病情恶化,如今已经伤及了身体。</p>

但是好在陛下还年轻,只要暂时告别女色,长期服用固精建中之类的药,慢慢调养还是可以恢复过来的。</p>

听到陛下可以恢复后,叶向高等人也就安心了。</p>

王安很快就开始彻查陛下春药的来源,很快就查到了管事太监李进忠的头上。</p>

陛下近期对李进忠很是宠幸,这早就引起了王安的不满。</p>

甚至李进忠还乘着宫内事务繁杂,自己无暇监管东厂的机会拿下了东厂的实际管辖权。</p>

要不是因为李进忠没进过“内书堂”,大字不识几个,威胁不到自己在是司礼监的地位,他早就对李进忠出手了。</p>

明宣宗年间,朱瞻基成立了“内书堂”。这个教太监读书的小机构,很快就成为了司礼监崛起的基石。</p>

可以说明代太监的文化水平是历朝最高的。</p>

以至于到了明代中后期司礼监手中的“批红权”成为了皇帝制约内阁“票拟权”的一种手段。</p>

司礼监掌印太监更是被人们称作“内相”。</p>

就像文官中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庶吉士不入内阁的惯例一样;“内书堂”也成为了太监进入司礼监的必备条件。</p>

李进忠也算是因祸得福,这个巨大的短板,此时反倒成了他保命的护身符。</p>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王安才没有对他下死手。</p>

不过,还是以擅自敬献“春药”,导致陛下病情加重为由,不准他再进入陛下的寝殿侍奉陛下。</p>

这让李进忠非常郁闷,他能有今天的地位全靠朱常洛的提拔,王安这一手明显是阻挡了自己的升迁之路。</p>

心情不好的他只得一个人在自己房中喝酒。</p>

原本就心情烦闷的他,此时却被隔壁房中传来的声响给惹恼了。</p>

隔壁是其把兄弟魏朝的住处。</p>

魏朝可以说是李进忠在宫中的领路人。</p>

太监在明朝其实是一个比较吃香的职业,许多人都自行阉割,想去宫中谋个差事。</p>

但是每年宫中需要的太监人数有限,像李进忠这种自行阉割,年纪又比较大的人,如果没有人介绍是根本不可能进宫的。</p>

李进忠在太监孙暹的推荐下终于入了宫,不过他很快就巴结上了魏朝,两人便结为了把兄弟。</p>

魏朝是王安的心腹,自然能够给到他更多的帮助。</p>

之前李进忠能够当上典膳,成为李选侍面前的红人,也全是魏朝的功劳。</p>

当然了之后李进忠得到了朱常洛的赏识,一路平步青云,也没有忘记提携自己这位把兄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