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就像这个时候,统帅自己都不会,本身就是个样子货,又如何能得到将士们的信服呢?又怎么能做表率?</p>
人性是复杂的,尤其是在战场上,保不准就会因为某个不经意的小问题,由一個人、一小队人引发的变数,就可能会导致数以十万计的大战场呈一边倒的颓势。</p>
这支五百人的骑旅虽是君父临时调派给他的,但是赵章身份是储君,于将士而言,天生就多了几分威慑力。</p>
若有可能,他希望能如臂挥使的号令这支精锐骑兵,最好通过此战、将这支人马彻底转化为效忠于他自己的力量。</p>
又同诸将士说了会话,天色也差不多彻底黑了下来。</p>
回到营帐,赵章坐在火盆旁,拿起毛笔便在帛纸上勾勾画画起来。脑中同时回想了一番方才观看骑射和他自己亲自纵马的感受。</p>
骑兵绝对是个大杀器,凭借出色的机动力和马力的冲击强度,无疑使骑兵可在大多数困艰的地形作战。</p>
这远非是步卒和车兵任何单一兵种能做到的。</p>
但骑射的专业要求无疑是很高,单单纵马疾驰就很有难度。</p>
而像方才赵章骑射时的状态,双手因为脱离了缰绳,全身的重量几乎全集中在了胯部。马儿奔跑时、马背是上下起伏的,且抖动的幅度很大,就算是常年骑马的健儿稍微不小心、也会倒身栽下去。</p>
并且因为下身不着力,很多专业性的动作,若非有着数年、十数年的功底,根本也没法完成。</p>
这种种缘故,大概率也是导致列国骑兵建制人数始终不多的根本原因。</p>
且,这不是单靠一种马具就能改变的。</p>
无论是马镫还是所谓的高桥马鞍,确实能简化骑兵的训练步骤,也能增强骑兵的战斗力,或许还可以增进骑兵的战略比重。</p>
但你如果让一个本就不会骑马的步兵,上了马,战斗力也根本发挥不出一成。</p>
所以说,根本之处还是在人,是习性。</p>
但若想改变这一习性,无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