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的要求也不苛刻,只需要燕军从北境对中山施加一定的压力,建不建功无所谓,君父从一开始也没打算让燕国顶在前面,甚至盟约中不少条例都是为燕国本身所计。</p>
但这其中又存在的很多客观因素,似乎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论出个所以然的,不过燕国既然已经答应合盟出兵,剩下的问题亦都是些细磨之事。</p>
赵章的目光不时暗暗打量向上位的燕王,对这位能说出‘以父兄而事赵国’的年轻君主,他的心下却始终保持着几分警惕。</p>
燕赵两国如今看似亲如兄弟不假,但昔日的三晋,今日不照样相互攻伐。若以赵国未来向北的发展的路线,在不久的将来,两国必然会起军事冲突。</p>
而那时…这位少年燕王又能否还会对赵国以父兄事之否?…赵章目光顺势看向跪坐在对面的公孙操,对方似乎也察觉到了他的眼神,半面青铜覆面的脸对着他露出一抹看起来颇为诡异的笑。</p>
赵章愣了下,但随即也向对方报以和善一笑。</p>
合盟之约的结果敲定很快,但其中的条例却从早晨一直商议到了中午,虽然很多看似三言两语便能决出的事,实施起来似乎异常艰难。</p>
伴随着大殿外的一声钟响,议盟之事暂告一段落。之后就已经不再是赵国君臣所能左右的了,他们如今只能等待,等待燕国方面给出个章程。</p>
*****</p>
散了朝会,赵章二人却未出燕宫,而是被仕女引领着前往了另外一处大殿、同燕王一起用膳,且陪膳的都是一些燕国重臣,一国之君相邀,此情实在不好拒绝。</p>
用膳的殿居距离朝会的正殿路程不远,且规模不少,殿居的角落还摆放着编磬、编钟、鼓、瑟、琴、笙,等各类乐器,似乎此居是专门宴请所设。</p>
燕王坐定上首,众人分席而坐,没过一会,一群宫女就鱼贯而入,各种山珍佳肴送了进来。</p>
鼓瑟之声与美食几乎同一时刻响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