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正文卷第163章叆叇镜升级版<b>最新网址:</b>“这……”</p>
郭安不由微微皱眉。</p>
半晌后,眼睛一亮。</p>
“殿下莫急,微臣让玻璃作坊再制作出几副老花镜,定然叫那些大儒都受殿下恩惠,哪怕他们不来,殿下也能薅来几个那些大儒门下的弟子。”</p>
朱棣神色一喜,随即便一脸疑惑的问道:“郭卿所说的老花镜为何物?”</p>
“这……”</p>
郭安皱眉思索了片刻后,便说道:“殿下,老花镜应该算是叆叇镜的升级版!”</p>
“叆叇镜?”</p>
闻言,朱棣脸色一喜,应天城皇宫内便有一副叆叇镜,是用东海水晶制作,算是老朱的心头宝。</p>
在这个时代,很多大儒或是上了年纪的老者,眼睛都会昏花,在看书之时,尤其是在天色阴暗的情况下,根本看不起书籍上那些细小的文字。</p>
因此,便有巧匠用精美透亮的水晶或是透明琉璃打磨成凸透镜片,然后用手举着看书,算是放大镜。</p>
尤其是到了宋朝时期,叆叇镜更被很多大儒所知。</p>
只是,这种叆叇镜的设计与工序不值钱,值钱的是用来打磨叆叇镜的水晶。</p>
因此,哪怕很多人都知道有叆叇镜这种玩意,但叆叇镜还算是一件奢侈品。</p>
“如果郭卿真能拿出比叆叇镜更好的物件来,说不定还真能给咱燕王府寻来几个大儒。”</p>
郭安一脸自信道:“殿下莫急,微臣这就画图,寻玻璃作坊的匠户们先制作出几幅来。”</p>
说完,郭安便起身向朱棣告退,然后往公房快步走去。</p>
殿内。</p>
便剩下朱棣与徐祥两人,徐祥讪讪一笑,便向朱棣请示道:“殿下,末将抓来的那上百个倭寇俘虏如何处理?”</p>
“与以往一般便可。”</p>
这会,朱棣脑海中全是书院之事,对于那一百多个倭寇俘虏,丝毫不在意。</p>
“末将遵令。”徐祥一脸喜色应道。</p>
看到徐祥的神色有些猥琐,朱棣满脸嫌弃的瞪了一眼,便再次说道:“这些倭寇俘虏也不必太过声张,悄悄处理便可。”</p>
“是,殿下!”</p>
徐祥再次应道。</p>
朱棣微微点头,“明日,咱就会将给尔等的赏银发下去。现在无事,你便退下,看好那些倭寇俘虏。</p>
另外吩咐下去,给咱将燃烧弹的消息给咱守住,所有人都不准往外透露丝毫。”</p>
“是,殿下,末将这就告退。”</p>
徐祥很是识趣的告退。</p>
半晌后,存心殿内便只剩下朱棣一人。</p>
朱棣坐在王座上,思索片刻后,便喊道:“马和。”</p>
“殿下?”马和连忙上前行礼。</p>
朱棣悠悠道:“去将朱长史请来,再去将道衍法师请来。”</p>
“是,殿下!”</p>
马和也没多问,应了一声便快步走了出去。</p>
很快,朱复与道衍和尚便先后走了进来。</p>
朱棣赐座后,随后便说起建造书院之事。</p>
燕王府富裕的很,这一点北平府上下都知道。</p>
因此,朱复与道衍和尚自是十分赞同。</p>
至于听到朱棣准备用叆叇镜改进的老花镜,来引诱几个大儒前来,朱复与道衍和尚都是缓缓摇头。</p>
“殿下,现如今那些大儒要么在京师,要么隐居山林,轻易不会出来。</p>
至于叆叇镜改进的老花镜?……</p>
恕和尚无礼,可怕还动不了那些大儒的心。”</p>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如若咱请道衍法师前去相邀,不知法师能否邀请来几位大儒?”</p>
道衍和尚微微叹息一声,回道:“和尚只能尽力一试。”</p>
朱棣转头,看向朱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