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砸吧了下嘴,兴奋道:“郭卿之言,便如同马群配种,都是给那些母马配最健硕的公马的种。</p>
如此,生出的小马驹定然是最健硕的战马。</p>
郭卿的水稻也是这般道理,因此要是郭卿真的研究成功,长出的水稻也必然是颗粒最饱满,麦穗最大的水稻。”</p>
郭安听的目瞪口呆,朱棣虽然说的比较粗俗,但确实是这个道理,只能喃喃夸赞道。</p>
“殿下英明!”</p>
朱棣则是直接起身,一脸肃然的对着郭安恭恭敬敬拱手行了一礼,“郭卿之智,浩渺高深啊!有郭卿在,真乃咱北平府之福矣。”</p>
郭安一惊,连忙侧身回礼,“微臣万万不敢担殿下此誉。”</p>
朱棣没理会,而是继续满脸期待的看向郭安,“不知郭卿可还有何想要研究的物件?”</p>
郭安道:“殿下,古人曾有用十株瓠苗嫁接成一蔓而结大瓠的方法,《齐民要术》更是有插梨一篇,前元更是出现将各种形似树木嫁接一起的例子。</p>
正好农场周围并无什么果树,微臣准备试验一番,准备改造花木与果品形态与颜色。</p>
如,柿接桃、桑上接杨梅、梅接桃、桃接杏、李接桃……”</p>
朱棣再次问道:“还有呢?”</p>
郭安无奈道:“殿下,莫要这般。府上只有微臣那几个同乡愿钻研农耕,已然很是足矣。”</p>
“嘿嘿……”</p>
朱棣讪讪一笑,“咱还是第一次听人如此讲述耕种之术,新奇不已。”</p>
说着,朱棣想起什么,再次说道:“要是咱将郭卿之言呈给父皇,父皇必定比咱还激动,说不定直接给郭卿升官封爵也不是没有可能。”</p>
郭安脸色一喜,“多谢殿下提醒!”</p>
“……”</p>
朱棣脸色微僵。</p>
郭安笑道:“不过,此事还未功成,如此上报有欺君之嫌,不若等功成,再由殿下向陛下报喜为好。”</p>
朱棣立即微笑道:“还是郭卿思虑周全。”</p>
郭安再次道:“殿下,不知那微臣那四个同乡的薪俸如何发放?”</p>
朱棣一怔,随即便笑道:“好歹也是读书人,便与我燕王府书吏薪俸同级。”</p>
“多谢殿下!”</p>
……</p>
散值。</p>
郭安回到家中,将农场那四个同乡之事告知老管家,老管家不由满脸欣慰。</p>
“如今,我郭村终于再出一位大本事之人,郭村兴盛有望啊!”</p>
郭安很是不合时宜的打击道:“但是,还请老管家告诫下去,当今陛下与前元那些皇帝不一样。</p>
但凡犯了大明律法,他们可在《大诰》上寻找对应的处罚,他们遭受非人折磨不说,我郭村被牵连流放之事,自是免不了。</p>
因此,他们想要赚钱,都公明正大的赚,万万不可犯大明律法。”</p>
老管家连忙应道:“还请老爷放心,老仆定会给他们仔细交代清楚。要是有人不听,不用老爷出面,老仆便撵走他。”</p>
“辛苦福伯了!……”</p>
夜间。</p>
屋外皓月当空,屋内柔光一片。</p>
感受到身旁的柔软,郭安又有些心猿意马。</p>
只是,刚刚有所动作,便被一双小手捉住。</p>
“夫君,妾身这几日身体不适。”</p>
郭安慢慢的冷静下来。</p>
“要是夫君难以忍受,可让月兰服侍夫君。”</p>
郭安努力翻身,“妹子放心,为夫这两日有些操劳过度,正好借此机会休养几日。”</p>
“夫君休要胡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