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朱相国再次给那北平布政使司传本王之令,不论如何,必须要在一个月内,先将北平府各州县的知州知县给补足。”朱棣冷声说道。</p>
“是,殿下!”</p>
朱复急忙应道。</p>
……</p>
同时。</p>
在整个北平府中,关于很多生员不愿当官,官吏不愿升迁的流言,也传了开来。</p>
这一天,郭安则是带着郭二牛来到县衙,宁德有与齐农等六房书吏早已等候。</p>
虽然他们不理解这位郭县尊为何要那般自虐,天天不顾风吹雨淋的往城外跑。但是,长久下来,他们也都喜欢上这位郭县尊的行事。</p>
县尊天天只顾着往外跑,一连几天都不会过问县衙政务。</p>
那么只要等到这位县尊出城而去,整个县衙内,便完全由着他们做主。</p>
只是,让县衙内一众吏役疑惑的,这位县尊一大早点完卯之后,竟然没有任何喊叫他们六房出城的意思。</p>
还没等六房书吏上前询问,便听到一声令他们既陌生又有些熟悉的话语。</p>
“今日,升堂!”</p>
“升堂?”</p>
所有吏役都是一愣,随即满脸惊愕。</p>
接着,想起什么,便是大惊失色。</p>
大明所有知县知州,基本上都要升早中晚三堂,这便是大明知县知州的主要工作。</p>
早堂是卯时到辰时,这个时候,治下的一众粮长、里长、甲长都要按照地位依次站在廊沿下方两侧,向知县知州禀报事宜。</p>
中堂,则是中午巳时到未时,主要是知州知县问理词讼,办理公务!</p>
晚堂,是申时至酉时,知州知县还是清理词讼,审录狱囚,然后总结一天的公务,完事之后就可以击鼓散堂!</p>
但是,郭安自从上任知县以来,每天点完卯之后,便是带着六房吏役,去往甲里乡村四处转悠,根本不会升堂。</p>
于是,在郭安的影响下,这几日那些甲长、里长、粮长们,都习惯在各家田地中,等候这位郭知县!</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