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打量朱棣,底细被查!(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郭安,顺德府郭村人士,父郭仲石,伯郭伯玉,疑似前元郭太史后人……”</p>

朱棣顿时一愣,“嗯?前元郭太史的后人?”</p>

“什么,这绿袍小官的祖上竟然还是元朝大官?”</p>

一旁,朱亮与几个燕王宫护卫统领顿时脸色大变。</p>

“还请殿下下令,末将等人这就去将那小官给捉来,让殿下好好审讯一番!”</p>

“殿下身为燕王,竟不知此小官底细,敢对殿下有所隐瞒……”</p>

只是,吵着,朱亮与李旺等人看到朱棣脸上竟然没有任何愤怒之色,下意识的停了下来。</p>

“敢问殿下,此人可是有何不对?”</p>

“尔等可知那郭太史郭守敬是何人?”</p>

朱棣轻轻点头,看向朱亮与李旺等人。</p>

“殿下恕罪,末将等人乃是一介粗人,并不知那前元郭太史为何人!”朱亮与李旺等人连连摇头。</p>

朱棣缓缓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润了润嗓子,便开口说道:“郭太史不同于前元的那些贪污官吏,而是一位大有贤才的官员。</p>

从小便熟知天文、算学,擅长水利技术,北边白浮村的那座白浮堰便是郭太史修建,甚至是从通州到北平府积水潭的通惠河,也是郭太史修建,这才使得南方粮食可以运到北平府来!”</p>

“这位郭太史真乃大才矣!”</p>

朱亮与李旺等人等不由微微点头,没了刚才的那股子气愤。</p>

朱棣继续说道:“郭太史最让本王敬佩的是,前元时期,宁夏被糟蹋不成样,整个宁夏的河道严重淤堵,以往的塞北江南变得疮痍满目,数十万老百姓没了田地种粮,只能天天蹲在黄土堆上啃土吃,饿死无数。</p>

是这位郭太史带人亲自在宁夏走访百姓,绘制地图。</p>

随后,带着一众民工用了一年的时间,在西夏修复四百余里的唐来渠和二百五十余里的汉延渠,还有十多条正渠,六十八条大小支渠,给宁夏滋润出九万余顷良田来!”</p>

“嘶……”</p>

“额的老天爷,九万多顷良田,这能种多少粮食,活多少人来……”</p>

“这位郭太史功德无量啊!”</p>

这下,朱亮与李旺等人不由瞪大眼睛,满脸震撼。</p>

“没想到,前元还能出现这么一位圣贤出来!”</p>

“不止!”</p>

朱棣淡淡一笑,继续说道:“郭太史还修订了《授时历》,如今我大明朝使用的《大统历》便是取自其中!另外,这位郭太史还编写了很多天文书籍……”</p>

“……”</p>

朱亮与李旺几人,早已经张大嘴巴,满脸惊诧。</p>

虽然他们很多大字不识几个,燕王所说的那些书籍一本也没听过。</p>

但自古,能著书者,便是大才!</p>

郭太史一生著书那般多,定然是一位大圣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