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看着眼前这些长刀、盾牌与火枪混在一起的方队,不禁一阵头大。</p>
这玩意让他怎么训啊!</p>
“宋忠,你先让这些将士按之前的方式操练一下我看看。”</p>
无奈,他只能先看一下这些人之前是怎么练的。</p>
“是!管……大人!”</p>
宋忠领命,指挥着这个方阵顿动了起来。</p>
整个方阵一共是有正副队长,加上左右长刀手十人,前面盾牌兵五人,中间还有三排火枪手每排十一人,加上旗枪手,管后勤的几个兵,总共是56人,相当于卫所制的一个总旗。</p>
随着命令下达,这56人各司其职,开始动了起来,盾牌兵上前,挡在前方防守,左右长刀手护卫在侧,第一排旗手挥旗,这一排的枪手就立刻上前越过盾牌兵射击,射击完了又退回来,跟第二排的人换枪,第二排跟第三排换枪,第三排装药,最后面是几个管弹药的……</p>
看起来还行,但是射击的速度就很慢了,远不如原来那样三排轮射。</p>
李伟看的直皱眉,他也知道,战场实战跟他上学时的那点军训课目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是这样冷热兵器混编,让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插手了,反正就这稀稀拉拉的火力,肯定是阻挡不住骑兵冲锋的。</p>
“行了,先这样吧,你们先就这么练着,我想想再说。”李伟皱眉说道。</p>
“好的大人,我带你去营帐休息吧?”</p>
他作为神火卫的管……最高领导,当然是有自己的营帐的。</p>
沐英把神火卫交给他就去别的军营了,人家管的可不止一個神火卫。</p>
李伟回到营帐,让宋忠给自己找来了纸笔,用笔杆子挠着头,冥思苦想了起来。</p>
按老朱的话说,他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训练,然后就要出兵打仗了,时间不等人啊!</p>
让他用这种冷热混合的编队,他是绝对指挥不来的,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彻底放弃冷兵器,全部用火枪,这样可能还有一线希望。</p>
在纸上写下了“火力”二字,李伟给自己制定了第一个作战参数。</p>
别的都是假的,只要火力够猛,所有敌人都是土鸡瓦狗!</p>
想到火力,就不得不提火炮了,陆战最主要的火力还是火炮,包括后世,火炮也是绝对的主力装备。</p>
大明现在的火炮,那简直是烂得一塌糊涂,明朝火器的迅速发展还是从永乐开始的,现在的火炮,也就只能用来吓吓骑兵,打乱人的队形,真是要准头没准头,要射程没射程,除了架在城墙上守城,或者推过去轰城门,其他的都不堪大用,连转动瞄准都做不到。</p>
如果他能装备先进的火炮,那自然是谁也不怕,但可惜,忙活了这么长时间,在兵器上他只造了个燧发枪,以及那些破烂钢刀,其他的啥也没造。</p>
不是他不会,而是以前没这个需要,当然不在乎这些了。</p>
可是现在需要了,却是来不及了。</p>
古代的铸炮法无非就那么几种,什么土模、铁模、失蜡法等等,一个月连制模的时间都不够。</p>
不过李伟是看不上这些的,他水力车床都做出来,谁还铸炮?</p>
铸炮是不可能铸炮的,等做好了水力膛床,直接就能膛削了,又不是没有钢,高碳钢淬火硬化,就能当用作膛刀,哪怕是用软一些容易膛削的钢做炮管,那也比铸造的炮要强数倍不止!</p>
铸炮最大缺点就是内壁不平滑,必须射圆弹滚出去,而且还得比炮口稍小,不然容易卡在里面炸膛,这样的炮管密封性极差,射程和威力都远不如膛削的炮管。</p>
李伟这段时间也研究了水力膛床,不过目的不是造大炮的,而是造蒸汽机。</p>
蒸汽机说是瓦特改进的,其实也是靠多人帮忙,非他一人之功。</p>
最早瓦特的蒸汽机十分粗糙,活塞都是用麻绳密封的,气缸也不平整,漏气很严重。</p>
直到有个叫威尔金森的家伙,这家伙就是造大炮的,也是水力膛床的发明者,他用水力膛床给瓦特制造了内壁平滑的气缸,大幅减小了漏气,之后瓦特蒸汽机才拉动了工业革命的车轮。</p>
可惜,李伟的水力膛床还没做好呢,蒸汽机做不出来,这大炮自然也没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