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我反应超快的!(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毕竟周瑞因为每天的“创作”压力,发的东西越来越随心所欲,有时候只是分享一下到了哪里,做了什么.</p>

———————</p>

周瑞刷了一会儿评论,心满意足,有种交公粮的愉悦感。</p>

又完成了一天的任务。</p>

哪怕是为了那个“固定结尾”,他也得强迫自己长长久久的发下去。</p>

起身拍拍屁股,周瑞朝智能大厦走去。</p>

回到公司,刚出电梯,就看到白晓莺找了上来。</p>

“正要找你呢,有个保密通讯。”</p>

周瑞点点头,说道:“去我办公室。”</p>

办公室内,周瑞用白晓莺的特殊设备接通了电话,而白晓莺本人则退了出去,在玻璃墙外不断扫视。</p>

就像她说的,哪怕从事保密工作,也不是所有事情都有资格知道。</p>

电话里,林广荣说道:“周总,你之前发我的那个气动外形,我们做了三轮测试,包括数字模拟,1/300模型和1/200模型的风洞测试,数据都非常理想.”</p>

周瑞向后靠了靠座椅,心想怪不得反馈有点慢,原来是直接做了三轮测试</p>

当然,也和目前蓉飞的工作重心全在威龙上有关系。</p>

对于测试结果,林广荣是很兴奋的,在这个领域上,国内可以说一片空白,轰6都用了多少年了.</p>

当然,他没觉得有个外形,就能开造“战略隐形突围轰炸机”了,但至少能有个好兆头不是?</p>

确定了外形,好歹有了一些理论依据和努力方向。</p>

林广荣却不知道,周瑞手上不但确认了外形,还确认了里面每一个螺丝钉。</p>

两人聊了许久,主要是针对一些技术问题的讨论,一些风洞数据对周瑞来说也有不小的意义,可以帮他深化这方面的理解。</p>

“测试数据,您那边打包发我一份吧,我也想看看和当初计算的有什么区别。”</p>

这些数据价值连城,毕竟都是电费烧出来的,周瑞不是拿来主义,他要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能不断前进。</p>

林广荣自无不可,说道:“没问题,我会通过保密渠道给到你。”</p>

“你这个气动外形,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准备组织人员继续风洞测验,你什么时候能来蓉城,我们好好规划一下。”</p>

所谓继续测验,是对模型进行微调,观察更多外形变化,对气动性能的影响,寻找可能存在的更优解,也积累更多此框架下的数据。</p>

不过周瑞心说你们测也是浪费电这是系统和我个人合力给出的最优解除非碰运气.</p>

想到风洞一秒就是万把度电,为了给国家省点电,周瑞决定抛出下一步的内容。</p>

“气动外形我觉得优化空间很小了,不过我最近对这个气动外形下的内部结构,那什么.偶有所得.回头也发您看一下?”</p>

林广荣一愣。</p>

又偶了?</p>

周瑞脑子里,大概估算了一下工作量,感觉只要不搞的太细,只考虑大体的结构构成,工作量还在自己接受范围内。</p>

转了转手上的钢笔,周瑞说道:“过几天吧,春节前我争取发过去。”</p>

“没想到你还有进一步的想法对了,这个设计有名字么?”</p>

周瑞道:“鲲鹏,我自己起的.”</p>

林广荣叨念了几句:“鲲鹏.鲲鹏好名字啊”</p>

“鲲鹏”的总设计量,还要在歼20以上,并且有大量的领域是国家的空白,如果不想以年为单位的挤牙膏,最终肯定需要以“科研大决战”的方式,群策群力来将整套设计现世。</p>

所以周瑞需要做一些前期铺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