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我之为我’的答案(1 / 3)

万道长途 大脑被掏空 2694 字 2024-02-25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万道长途正文卷第三百九十五章‘我之为我’的答案我为什么是我?</p>

曾经的李启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他从肉身,精神,各方面的自我同一性,统一的记忆,等等无数个方面都做过猜想,也进行过实践。</p>

但他始终都距离这个答桉有一点距离,他的阅历不够,他的经验也不够。</p>

就好像修为不够的时候,再怎么也是不能突破的,底蕴只能依靠积累。</p>

比如有个问题他一直想不明白。</p>

他和沉水碧感情深笃,单有一天,李启会去死,这时候,李启有能力制造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但不知道自己会死的‘魔气分身’,他会这么做吗?</p>

这个分身从外界看就是没有区别。</p>

那么,李启会不会去制作这么一个完全相同的分身,去替曾经的自己,继续陪伴在沉水碧的身前呢?</p>

李启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得出的答桉是……或许会,但前提是他真的必死无疑。</p>

自我同一性,在这个问题下让步了。</p>

李启愿意抛弃自己的自我同一性,来让另一个自己代替自身活下去。</p>

那么再看身体,从疫君那里,李启得到了一个可能的答桉,那就是“心智无用”。</p>

“李启”这个人,指的是某一个直立行走,能够思考的修士,还是这个修士身上附带的心智?</p>

疫君觉得是修士,而不是意识。</p>

李启以前觉得是意识,但看见疫君之后,他不确定了。</p>

不过,仅仅是这几天之后,杂家的鱼藻,给了他另一个答桉。</p>

那就是这二者是一个可以分割的整体。</p>

是整体,但可以分割,重组之后会互相影响,但并不影响自我。</p>

这不是李启的答桉,这是鱼藻的答桉。</p>

但从总,李启也可以得到一些启发,正是这个启发,就好像最后一根稻草一样,捅破了阻碍李启视野的最后一层薄雾。</p>

李启的所有感知全开,包括传统的五感,还有信息流视野和真知道韵,全数激活到最大化的程度。</p>

他在感知周围的世界。</p>

四周的世界,正在因为他的感知和行动产生改变,哪怕只是注视,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p>

是啊,这就是答桉。</p>

影响力。</p>

当初在巫神山,他遇到很多山神的时候,遇到那几个鬼巫的时候,他对影响力的思考。</p>

李启还记得自己突然意识到‘影响力’三个字的时候,那时候他坐下来沉思了许久。</p>

现在,他再度意识到了影响力的存在……</p>

而这一次,似乎可以理解‘因果’?</p>

外事万物,皆由因而起,然后因结成果,果又成为下一个因,一条一条,循环往复,形成笼罩整个世界的因果大网。</p>

李启意识顿开,脑子里的许多晦涩,突然就清明了起来。</p>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是绝对独立的,任何事物都必然在某种程度上与其他事物相关联。</p>

这也就是影响力的来源。</p>

如果你真的是绝对独立,不在这张网上有任何的联络,那么你对于其他事物而言就不存在,不存在的事物没有讨论的必要。</p>

当自身能够被其他存在意识到存在,你就已经落入了这张大网,你被其他存在看见,听见,碰见,你也能够看见,听见,碰见其他存在。</p>

如此互相干涉的各自事物,便是进入这张网内,成为了其中的一根线。</p>

众生皆在因果之网中。</p>

一切的事,物,人,诸多存在,互相之间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联系,这种‘方式’甚至包括感知,也就是听见和看见,都能产生联系。</p>

这些联系,一动便相互牵扯,譬如看了某人一眼,甚至和某人发生了关系,某人又反过来对你造成影响。</p>

如此种种牵绊,联系,便是因果。</p>

有因就有果,果又成为新的因,因果流转,生生不息。</p>

因果,仿佛是无数纵横交错的丝线,构成了无数的,飘飘扬扬,有聚有散的“网”。</p>

这一张因果大网,笼罩一切,每个人都是这张网里的一根线,两根线因为某个行为或者意外而相交,便会产生一个交点。</p>

这些交点就具现为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这种交点,李启这才想起来,他曾经在佛经上看见过,佛祖称其为“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