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未来之事(1 / 3)

万道长途 大脑被掏空 2679 字 2024-02-25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万道长途</p>

李启控制着自己不再去想那些事情,拿出这些食物,一一摆放好,正式开始了早餐。</p>

兔子很高兴的一起摆完,时不时抽抽鼻子,似乎很高兴。</p>

二人开始进食,不得不说,这些来自各种地方的熟食,确实有其门道。</p>

贵有贵的道理,手艺甚至不逊色于在清雾城遇见的那只狐狸了。</p>

两人吃的很开心,而且一边吃,沈水碧也在说着自己日后的打算。</p>

“李启你在太学读书,我虽然没有出过罗浮山,没有真正来唐国,但也听说过长安太学的名头。”</p>

“我昨天晚上想了一下,太学之中,显贵之子不在少数,就算是选拔上来的平民背后也自有其资助机构,他们掌握的资源应该很多,李启你如果在太学读书的话,恰好可以连上他们的线……”</p>

李启听着沈水碧说这些话,心中有些惊讶。</p>

兔子以前从来不考虑这些的,现在能够主动思考这些……</p>

不知道这算心酸,还是算‘成熟’?</p>

或许二者皆有吧。</p>

不过,李启摇了摇头:“不现实,你也说了,太学学子多半都有自己的支持者,他们不会缺你的丹药或者感想,而且,在唐国内部的资源恐怕都是计划分配的,很难卖出溢价来。”</p>

是的,在李启看来,唐国在自己内部实行的贸易规制和手段,是很难产生利润的,甚至连一家大型的商行都没有,可见并没有这种制度和利润的生存土壤。</p>

李启拿出自己之前的笔记本,开始对沈水碧说着自己的分析。</p>

“首先,你看……在唐国,起码是在长安这块地,大部分生产者和购买者都是个体经营,偶尔会雇佣少量的雇员。”</p>

李启开始做分析。</p>

这种单对单的沟通方式,在其他地方根本无法做到这措施,因为沟通和运输是有成本的,而这个成本大部分人负担不起,只能交由专门的贸易商会来处理,借此诞生了互通有无的‘商人’一职。</p>

不从事生产,专门在中间负责通商的人。</p>

之后就会在这些人中间产生某些生产主,既负责生产,也负责通商,借助信息不对等来牟利,乃至于占据生产资料,成为事实上的大门阀。</p>

但在唐国,沟通的职责和权能,终端以及龙脉的完全承担了这部分的成本,直接导致了现在唐国大部分都是个体商户面对个体买家,他们不需要担忧中间的沟通成本,除了时间外,这几乎是零成本。</p>

再来是生产资料,这个基本上不要想了,恐怕几乎全部是国有的,私人个体商人最多承包,想要掌控真是想得太多了。</p>

大公司,大商会这种在卡在双方中间吸血的中间商直接被取缔掉了。</p>

听起来很魔幻,李启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做到的,反正就是做到了,而且看起来没什么后遗症……</p>

这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好的,但对于想要依靠这个来积攒财富的人来说,恐怕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p>

正因为如此,沈水碧想要在这种情况和市场下,依靠贩卖自己的知识和技艺来挣钱,效率恐怕不会很高,销路也很难打开。</p>

“这样吗……那还得想其他办法才行。”沈水碧跟着李启的思路思索了一下,发现确实如此。</p>

在这样的社会里面,依靠‘贩卖’来赚钱,只能赚到和自己能力相等的财富,很难做到高溢价和高利润。</p>

高利润,本身就是对买家价值的压榨和剥夺,在长安,这种剥夺几乎已经消失了。</p>

李启去一趟早市买的东西,都没什么溢价,除了劳动力之外,其他的几乎全是成本价格。</p>

梦幻一样的世界,但对于依赖吸别人血来生存的商人来说却不怎么友好。</p>

但对于修行者来说,这样的世界却是最好的。</p>

逐道最主要的,自然是要搞研发,逐渐找到道的真谛。</p>

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是人越多越好,人多才力量大,出成果几率高。</p>

现在看来,唐国的上层如此扩张并且争取资源,就是希望唐国一直处于物质极大丰富的阶段,让所有国人都去追求精神境界,投身逐道之路,好集思广益。</p>

知识是可以传播的,将来道途更进一步,或许就得依赖其他人的智慧,至于被消灭的商人们和那些被唐国榨干吸髓的世界?</p>

死就死了,谁在乎?</p>

所以,这条路行不通。</p>

于是,沈水碧只能面色苦恼的继续思索其他的办法,要怎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