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就是人皇。</p>
整个天下,被臣下称为至尊的,就只有那位皇帝陛下,其他人胆敢用这个称呼,那就是至极的僭越,晚上睡觉的时候绝对会有天雷落到头上的。</p>
这里就是说,至尊挂念这件事,我也就不和你们计较前面的事情了,毕竟,有贤能的人曾经说过:</p>
自修其身,是有智慧的凭证。</p>
能够怜爱别人,这是行仁德的开始。</p>
取和予是否得当,这是衡量义与不义的标志。</p>
对耻辱采取什么态度,就可以看出人是否勇敢。</p>
我唐国智仁义勇兼备,不是那种天天打人的强盗,关于这件事呢,就不会无脑以暴力来解决,我们作为智仁之地,愿意听听你们巫神山的意见,看看你们有什么说法。</p>
祝凤丹一脸嗤笑模样,不过云方却对此并没有太惊讶。</p>
对唐国而言,这一切都很正常。</p>
脸面是他们最看重的东西。</p>
天下除了中原之外的八方,都会有一些小势力或者小国家,对唐国称臣纳贡,每隔一段时间就派遣使者去唐国。</p>
通常来说,这些人都会得到价值十倍以上自己贡品的‘赏赐’。</p>
他们纳贡的东西,唐国根本看不上,随手洒出去的一些赏赐,就是他们难以寻求的宝物。</p>
要的就只是一个脸面而已。</p>
反正对唐国来说,没差。</p>
所以能有这种态度,在云方来说,已经是对方服软的结果了。</p>
真想让唐国在正式场合开口认错或低头……</p>
没可能的。</p>
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p>
历代人皇,只有一位只下过一次‘罪己诏’,已经是不知道多少年岁前的事了,而且对象是对自己的臣民们,是向所有国人认错。</p>
至于对外人……</p>
哪怕是最落魄的时候,被叛军协同外部势力,里应外合,一路奇袭打到了长安,他们也没服过一次软,也没低过一次头。</p>
最终那一战,当时的人皇崩碎龙脉以绝后路,统帅六百万最后的禁军铁骑,面对千倍于己的敌人,硬生生逆转了局势。</p>
那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人道此后必将一蹶不振,毕竟连压箱底的龙脉都碎了,气运已然断绝,换做是人,那就是道途断了,往后还能如何?</p>
但还是那位引起叛乱的皇帝,在那一战后,对所有国民下了罪己诏,此后励精图治,不过两百年,中原英才辈出,迅速恢复了元气,以及其可怖的速度重回天下之巅。</p>
再之后,他心力枯竭而死,传位于太子,也就是现在的人皇。</p>
唐国也一直昌盛至今。</p>
不过对巫神山而言,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p>
那位三品至人,宣读完毕,收起长卷:“尚书令亲笔手谕,不可能作假,所以尔等自可相信天朝诚意。”</p>
两位大巫听完,对视一眼。</p>
看见祝凤丹没有交流的欲望,云方这位老者主动站出来。</p>
他倒是很相信唐国的信誉,毕竟对方虽然霸道,但确实从未违诺,言出必行,信誉这方面堪称是道德模范了。</p>
就连巫神山都经常玩弄一些诡诈手段,但他们是真正的一个都没有。</p>
“诚意,我们自然是信的,只是……对于文书的一些内容,云某尚有些疑惑。”</p>
“人道脱胎于巫道,二者本是同源,关系犹如父子。”</p>
“唐国重视孝道,难道你们的孝,就是称呼亲父为‘蛮夷’?”</p>
云方这话一说,祝凤丹顿时捂嘴憋笑。</p>
而那边三位至人顿时怒目圆瞪,同时看向云方!</p>
然而,他们却憋着说不出话来。</p>
因为,云方某种意义上,并没有说错。</p>
人道,本就是从巫道中发展而来的。</p>
往前回溯至混沌初开,一片大荒之时,在那原始洪荒的时代,人道尚未诞生。</p>
那时候,护持‘人’这一新生种族的职业,便是‘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