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卡尔指数和于飞定律(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于飞换下了梅森。</p>

于飞走上场来,对上篮网的替补前锋罗德尼·罗杰斯。</p>

篮网重新发球。</p>

基德弧顶持球,呼叫战术,依然是复杂的战术。</p>

于飞看见其他四个人同时跑位。</p>

而于飞所对位的罗杰斯显然不是战术的终结点,他在油漆区外左侧站住,给卢修斯·哈里斯掩护。</p>

于飞果断换防。</p>

复杂的战术如果执行有方,的确可以轻易动摇对手防线。</p>

但不是每个控卫都能把战术打明白。</p>

对一些平庸的控卫来说,即使队友跑出了战术,他也抓不住战术创造出来的机会。</p>

因为那些机会总是转瞬即逝。</p>

发起战术的控卫在某种情况下就像先知一样,需要在机会出现之前提前预料。</p>

这就是基德这种球员和其他同位置球员的区别。</p>

他总是在走第一步的时候就看到了三步之后的发展。</p>

基德一发击地给到本不属于战术终结点的罗杰斯。</p>

罗杰斯转身攻筐,利用身体优势拿下2分。</p>

30比31</p>

篮网在于飞被换上场的第一个回合实现了反超。</p>

这一幕看得连乔治·卡尔都不由得摇头赞叹,“这就是杰森·基德,他是世界第一的控卫!”</p>

对所有爱好攻防战术的人来说,篮网的比赛是美妙的,他们的战术复杂性、球员的跑位严谨性和主控的策动能力,都让人惊叹。</p>

而这些正是于飞认为篮网比赛丑陋的原因。</p>

因为他们之间隔着20年的观赛代差。</p>

这不是于飞一个人的问题,几乎所有习惯小球比赛节奏的人都不会习惯大球时代的比赛节奏。</p>

于飞从奥利手上要来球,篮网依然让基德防守于飞。</p>

前场对上基德,于飞边控球边问:“你们为什么每个回合都打得那么复杂?”</p>

闻言,基德就像轻看小辈的得道高人一样自负道:“你是不会明白的!”</p>

看明白的话是不是就可以像你一样和妻子互殴了?</p>

于飞轻哼一声,不再言语,猛然启动后交叉变向,使自己领先了半个身位后直接急停。</p>

对基德来说,由于身材的劣势,一旦于飞在身位或者位置上有所领先,他的防守就难以奏效。</p>

“唰!”</p>

于飞面对基德单打得分,并说道:“嘿,杰森,复杂战术下得到的两分是不是比我这样轻松单打下得到的两分更高贵啊?”</p>

基德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但多数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p>

只有克里斯蒂安·莱特纳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p>

如果有人和于飞打完一场比赛还保持着好心情,那只能说明两件事,那人太烂了,或者于飞表现太烂了。</p>

你可以管这叫于飞定律。</p>

这是莱特纳被于飞在血虐了一年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望周知。</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