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于飞合球,托起,身体挺拔地升上空中。</p>
“唰!”</p>
那几乎是一记追身三分。</p>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分差回到4分。</p>
追踪于飞已有数个月的《体育画报》首席作家加里·史密斯在看见他面对全美顶尖高中生还有如此表现的时候,心里有许多感悟。</p>
他可能是在场的专业人士里最了解于飞的一个。</p>
如果说,华盛顿州的4A锦标赛的强度不足以印证于飞的天赋,那么于飞在ABCD训练营的表现足够说明一些事情。</p>
更让人着迷的是于飞的发力时段,这是翡翠队几乎要溃败的局面。</p>
这就是球星本色。</p>
有很多球员在常规时间内表现出色,可一旦来到焦灼的关键时刻,他们会失准,找不到篮筐,然后错失好局。</p>
只有少数人可以承受住那股令人窒息的压力,勇于承担责任。</p>
于飞命中那记三分后,挑衅地朝着安东尼做出抹脖子的动作,“卡梅隆,你再把球交给那个废物,你们可要输了!”</p>
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史密斯就坐在距离他不足10米处的前排。</p>
他露出了微笑。</p>
他在挑衅,也在离间,更在给对手上压力。</p>
尽管稚嫩,但对付高中生已经足够。</p>
这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少年,让史密斯想起了鼎盛时期的拉里·伯德。</p>
于飞的身上有一种奇特的魅力,它吸引着史密斯这种富有洞察力的观察家。</p>
安东尼上钩了,他的确不希望球队的优势被莱尼·库克一人葬送,于是无视掉库克的要球动作,面对于飞的防守,果断持球发起进攻。</p>
这场比赛最受关注的两人准备分出高下。</p>
安东尼用一记高难度的跳投回应于飞。</p>
而后,于飞一个变向拉开安东尼的防守,再次完成突破扣篮。</p>
安东尼运球到前场命中弧顶三分。</p>
于飞一记朴实无华的干拔三分。</p>
两人的对飙持续到比赛的最后90秒,安东尼投出三分,但没进,且在落地时崴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