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的信息量,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p>
三万三,依旧算是少说的。</p>
加上这小子打算在县里开门脸,再扩大生产……</p>
林林总总加起来,怕是得有上十万的收益。</p>
一想到这儿,杨支书眉眼顿时舒展开来,“早点回去吧。”</p>
“爹留步,我走了。”</p>
转头回了院子,杨支书哼着歌,心情甚是愉快。</p>
看着媳妇刘慧在收拾锅碗瓢盆,甚至想要上去搭把手。</p>
结果被媳妇一阵嫌弃地驱赶开了。</p>
驱赶开了,老杨头也不生气。</p>
刘慧好奇地问:“猫尿喝得美了,这么高兴?”</p>
杨支书理直气壮地道:“我是为咱家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高兴!我这辈子干得最有成就的事,就是给她挑了个好人家。”</p>
刘慧依旧好奇,但她不会好好问。</p>
这么多年了,两口子就这种说法方式,噎,呛,怼,骂。</p>
“怎么就好了,那房子破得跟山神庙似的,冬天冷夏天热。做家具挣了点钱,一出门就是两个月。我闺女吃得那么素淡,到现在身子都不那么富态……”</p>
刘慧说着说着,倒先把自己委屈哭了。</p>
杨支书吹胡子瞪眼的,偏偏没脾气,只能敲着桌面道:“小吴买那么多红砖、沙子水泥做什么?还不是为了给咱宝贝闺女盖新房?那么多的红砖,起个两层小楼都绰绰有余了!”</p>
“做家具挣钱容易么?咱们村多少会做家具的,有几个挣钱了?”</p>
“男人为了事业,出去打拼怎么了?整天在家,围着媳妇转,跟杨贲、杨猛那样就好了?”</p>
“我把话放在这里,这小子,将来指定比那仨个孩子强!”</p>
“不用将来了,就是现在,就已经比他们强了!”</p>
老两口怼完,不欢而散。</p>
刘慧心里一点芥蒂都没有,因为老头子刚才的话,都是夸她亲闺女的。</p>
倒是勾起了她的好奇心。</p>
闺女家的日子怎么着就好了?闺女家的男人怎么着就强了?</p>
翌日7月12号。</p>
临近三伏天,气温是一天比一天高。</p>
一大早,吴远定的石膏板就送上了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