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代一听,又是嘿嘿一乐:“包我身上了。”</p>
当晚,吴远又从下圩村那边找了个木匠池师傅过来。</p>
这位池师傅是三姐夫熊刚介绍的,说是为人可靠,但吴远依旧考虑用老代,牵制他一手。</p>
人手翻了一倍。</p>
进度也快了一倍以上。</p>
加之吴远把工场从家里东屋,搬到村部闲置的平房里,空间宽敞了,各人齐头并进,效率更加有所提升。</p>
四月的天,春暖花开。</p>
春雪彻底绝了踪迹,春雨却又接踪而至。</p>
虽说是春雨贵如油,可一下就是一个星期,潮乎乎的,任谁都难受。</p>
又是九点多钟。</p>
吴远穿着雨衣回到家,抖落一身的雨水,挂在廊檐底下。</p>
堂屋西厢的熊文已经睡下了,三姐迎出来,一脸疼惜道:“再怎么拼命,也得注意身体。这样下去,落雁和孩子还怎么指望你?”</p>
这是带着爱意的责备。</p>
吴远能说什么,只能默默听着,点点头:“放心吧,三姐。最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p>
杨落雁挺着略显肚子的腰身出来,弓腰给他拧了個热毛巾。</p>
吴远在堂屋坐下道:“今天刚交付三个组合柜,钱款结清。不仅填补上之前的三合板采购窟窿,而且盈余了1000块的国库券。”</p>
俩人一听,总算是周转过来了,都略松一口气。</p>
杨落雁提起道:“猪圈里的木头用得差不多了,后面不仅得买三合板,怕是连木头都得连着一起花钱买。”</p>
吴远也注意到了:“目前剩下三套组合柜和五套席梦思床的材料已经开出来了,再有人上门下单,就得另买木料了。”</p>
“爹说了,买木头的事,你需要,就跟他说一声。”</p>
吴远点点头。</p>
这事上,他也不跟老丈人客气了。</p>
反正工场搬到村里,都是老丈人打的招呼。</p>
债多了不愁。</p>
这时,三姐端来一大碗面条,上头卧了个荷包蛋,递给吴远。</p>
吴远一看,就要把荷包蛋夹给媳妇。</p>
不等吴秀华开口,杨落雁便拒绝:“我吃过了,三姐特地做的。倒是你,别亏着身体,我们娘俩可都指着你。”</p>
吴远默默地吃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