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气氛挠的一下,就浪漫起来。</p>
十五年的相遇相知,只为了从今往后的长相厮守。</p>
试问还有谁比他更配新娘子?</p>
闺房里,尖叫和喝彩,响成一片。</p>
就连把新娘子的红皮鞋藏到怀里的伴娘,都不好意思再藏,主动交了出来。</p>
吴远亲手给杨落雁换上红皮鞋。</p>
杨落雁伸手给他擦了擦汗。</p>
又引起一阵惨绝人寰的哀嚎。</p>
这小两口,太残暴了,联合起来撒狗粮。</p>
齁死人不偿命。</p>
退!退!退!</p>
在众人的后退中,吴远牵着杨落雁的衣袖,来到堂屋给杨支书和支书媳妇敬茶改口。</p>
杨支书很满意。</p>
新女婿至少在面子上,让他狠狠地长了一把脸。</p>
外人议论吴远高攀的同时,肯定不会说杨支书低就,只会夸他相人有术,提携后辈。</p>
于是欢欢喜喜地应了声,喝了茶,给了红包,送小闺女出门。</p>
按照习俗,新娘子出娘家门脚不能沾地。</p>
这意味着,必须有人背着新娘子出门,直到送上车。</p>
大舅哥二舅哥自然不可能出面背人,杨家这边只能从叔伯家里出个年纪小的堂弟出面。</p>
吴远一瞧堂弟那身板,当即挺身而出。</p>
塞了包喜烟过去,接着一個公主抱,就把杨落雁抱出了门。</p>
杨落雁连忙撑开喜伞。</p>
红红的喜伞映照之下,人面喜伞相映红。</p>
出了杨家大门,在隆隆的鞭炮声中,把杨落雁在后座安置妥当,随后也不掉头,直接跟着车队一往无前,不走回头路。</p>
接亲车队浩浩荡荡地离开了。</p>
后面杨家安排的送亲车队,立马浩浩荡荡地跟上。</p>
和接亲车队,只有9辆清一色的自行车不同。</p>
送亲车队,足足有18挂干净的平板车。</p>
每一辆平板车上都绑了一个大件的家具或者嫁妆。</p>
杨支书原本可以安排一辆卡车把嫁妆一趟送完,但那样就差了点意思。</p>
毕竟两家相距不远,也就二里来地。</p>
卡车五分钟送到,外人还没瞧清楚杨支书的手笔,哪还有什么面子可言?</p>